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历史高考冲刺训练(二)试卷

日期: 2025-04-02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宋朝年间,来广州贸易的蕃舶常苦飓风,地方政府便开凿内壕,以便船舶避风;每年十月蕃舶归国的时候,广州官员也会设宴为之饯别,以示慰劳。材料表明(   )
A、 唐宋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 传统朝贡贸易形式有所变化
D、 官方积极行动推动外贸发展
清末思想家龚自珍(1792-1841)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弃绝考据训诂之学,讲求经世之务,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相齐,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他的这些主张(   )
A、 是经世致用学术思潮开端的主要标志
B、 体现出寻找社会变革方案的改良意识
C、 成为晚清变法和改革运动的思想根源
D、 反映出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时代特征

材料分析题

历史研究与论文写作

下面为学术论文《北洋政府文官制度及渊源研究》的部分内容。
一、概念界定

1、北洋政府:……

2、文官制度:是近现代官员选用和管理的制度。该制度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在其发展过程中,文官制度曾出现官僚习气、争权夺利、工作效率低等弊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北洋政府文官制度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初 60.70 年代鲜有研究。80 年代以来,大量文献资料出版,如《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北洋军阀 1912-1928》(共 6 卷)等,收录了不少与北洋政府文官制度有关的政府公报、文献档案等;国内学者对北洋政府的研究论著增多,研究由整体、宏观转入了专题研究;美国白鲁询采用政治学研究方法、美国齐锡生围绕文化心态层面、加拿大陈志让提出“军绅政权”,都对北洋政府文官制度有深入探讨。由此推动国内该问题研究进入高潮。

正文

第一章 晚清选官制度的蜕变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选拔制度

第三章    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

参考文献

①《保举过滥请定限制折》,1906 年

②《裁撤吏部上谕档》,1906 年

③《大总统咨参议院决议文官与外交官及领事官考试令草案》,《临时政府公报》,1912 年 2 月 28 日

④《劝各省勿自举都督原因》,《盛京时报》,1912 年 3 月 24 日

⑤《文官任用法草案》,《政府公告》,1913 年 1 月 9 日

⑥《纪广东卖官案》,《申报》,1914 年 7 月 5 日

⑦《论今日保荐之滥》,《盛京时报》,1914 年 8 月 5 日

⑧谢俊美:《晚清卖官鬻爵新探——兼论捐纳制度与清朝灭亡》,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

⑨徐辉:《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践行失败根源论析》,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市化、工业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粮食需求。19世纪开始,英国从世界大规模购买便宜粮食,逐渐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粮食体系。粮食的出口方为沙俄和广大殖民地,工业国成为粮食消费国。这个局面被“一战”打破,接替沙俄的是美国。美国利用优越的资源尤其是政府干预,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国际粮食体系。少数国家对农业进行补贴,部分国家和地区大量生产粮食,体系中其他地方则吸收这样的粮食。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变成世界粮食最大进口方。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开展工业化。但大部分国家,往往就用国际市场来解决问题,大量进口看似价格低廉的美国粮食。这当然是一种看起来成本很低的工业化方案。但廉价的国际粮食也往往有毁灭性的影响,不利于培育自己的粮食生产,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受制于国际粮食市场。在世界局势更加不稳,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粮食体系运作不好的时候,常陷饥荒阴影之中。

——摘编自许准:《粮仓或是粮荒——走出两百年来的国际粮食体系》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以及延续至今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度改革,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了极大推动作用。目前,中国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生产世界1/4的粮食,养活世界1/5的人口,成就举世瞩目。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将粮食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

——摘编自王钢钱龙:《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论述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