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作者UID:19708797
日期: 2024-11-22
期中考试
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顿挫”主要指诗歌作品中言辞表现的曲折变化和音律声调的跌宕起伏。在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文赋》中,陆机分论各种文体,有“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之说,自此“顿挫”成为文学评论的术语。钟嵘《诗品》评谢眺诗说:“脁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虽是在讲诗人谈诗时的言行风貌,实际上也是通过对比讲诗中表情达意的语言风格。后来唐人卢藏用以“感激顿挫”来评价陈子昂的诗文。

如果说“沉郁”的诗风主要体现了杜甫内在情志、学识修养的自然流露,那么“顿挫”的语言风格则更多地见于他在创作中的自觉追求,体现了诗人崇尚奇峭和壮美的美学思想。随着杜诗影响的增大,“顿挫”也逐渐成为杜甫乃至其他诗人的语言风格的专用语。今天的文学著作,也大都沿袭了释“顿挫”为表达的转折和音律的抑扬的说法。

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否仅把“顿挫”理解为创作形式上的要求就可以了?综观古代文学理论对“顿挫”这一范畴的阐释和运用,表现了不同层次的认识:仅视为诗中音律变化的外在特点;不仅在音律,也在于文采、章法的变化,是一种诗文之“法”;不仅是外在的形式法则,更是内容的要求;更进一步,“顿挫”是“沉郁”的个性、情感必然的言辞音律的表现。

如此种种,虽有认识上的差异,但追求作品的委婉含蓄、变化生新,以求得更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却是“顿挫”说成“沉郁顿挫”说的立论者和运用者的共同目的。不论单称“顿挫”“沉郁”或是并言“沉郁顿挫”,“沉郁”的情志总是或隐或显地处于主导的地位。

(摘编自王南《“沉郁顿挫”论》)

材料二:

学界对“顿挫”的解释,是仅从表现形式上着眼的。或曰“表达方式的回旋纡折”,或 曰“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或曰“形式上波澜老成”,或曰“声调、词句有停顿、转折”, 这些说法均有道理,却都显得不够具体。

先来看“顿挫”一词的本义。唐人张铣注《文赋》云:“箴所以刺前事之失者,故须 抑折前人之心,使文清理壮也。顿挫,犹抑折也。”张铣从“箴”这种文体的功能角度来解释“顿挫”一词的含义。既然“箴”是告诫性、劝谏性的文字,当然要“刺前事之失”,而要“刺失”,就须“抑折前人之心”,就是说要对犯错误的人进行思想批判,借以警示时 人。因此,这种批判性的文字,自然要思想清纯、有理有据,也就使“箴”这种文体具有“文清理壮”的特征。张铣等注《昭明文选》(收录了《文赋》)又是开元间完成的,杜甫自应读过此书,他应该知道张铣所诠释的“顿挫”一词的意义。由此看来,他把自己的诗文概括为“沉郁顿挫”,首先是指作品的内容而言的:既指思想感情的沉郁,又能讽刺规谏。

其次,还可以从“沉郁顿挫”一词的语境中寻绎答案。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文中提到扬雄、枚皋,说自己的诗文能够达到他们的水平。仔细品味,会发现“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讲的。枚皋性格诙谐,才思敏捷,下笔成章,但他并不以讽谏为创作的宗旨。由此可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扬雄为人口吃,不能剧谈,作文也不能一挥而就,自然说不上“随时敏捷”;那么,留给他的只能是“沉郁顿挫”了。事实上,在汉代的赋家中,也是扬雄的作品最具讽谏和批判精神。那么,杜甫在使用“沉郁顿挫”的概念来评价扬雄的时候,他的心里是装着张铣对“顿挫”一词的解释的。他所说的“沉郁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自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使用的。杜甫的措辞很严谨,很有说服力。

“顿挫”一词的本义是“抑折”,后来又派生出新的意义。南朝宋人范晔在《后汉书·孔融传赞》中说:“北海天逸,音情顿挫。”李贤注“顿挫,犹抑扬也。”此后, “顿挫”一词就常被人用来指诗文、绘画、书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转折,意义由本来的内容范畴进入到形式范畴。

就杜诗而言,每于一句或两句之中,意思发生逆转,前后形成针锋相对之势,是造成“顿挫”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此诗开头写道:“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一般说来人的年纪变大,阅历增多,就会变得聪明、世故起来,可是老杜却恰恰相反,他说自己是越老越拙笨了。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他惯以丽景伴愁心,心越愁而景越丽,从而构成情与景的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假如作者一味地引入哀景,使情感在与景物和谐的状态中抒发,那么也许能够造成“沉郁”,却难以造 成“顿挫”。

应该说,杜诗的“顿挫”风格,既包含张铣所说的内容层面的意思,也包含着李贤说的艺术层面的意思,不能仅从表现形式的层面去理解。

(摘编自韩成武《“沉郁顿挫”新解》)

文学类阅读(本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昭关

冯至

伍子胥在郑国和陈国绕了一个圈子,什么也没有得到,又回到楚国的东北角,他必须穿过这里走到新兴的吴国去。

他知道应该怎样隐蔽自己:他白昼多半隐伏在草莽里,黄昏后,才寻索着星辰指给他的方向前进。秋夜,有时沉静得像一湖清水,有时动荡得像一片大海。①身体疲乏,精神却是宁静的,宁静得有如地下的流水。他自己也觉得成了一个冬眠的生物,忘却了时间。他有时甚至起了奇想,我的生命就这样在黑夜里走下去吗?可是那有时静若平湖,有时动若大海的夜渐渐起了变化,里边出现了岛屿,他不能这样一直无碍地走下去了,他的夜行将要告一个结束。

昭关在他的面前了。楚国在这里屯集了一些兵,日夜警醒着怕有间谍出没:一个没有节传的亡人,怎么能够从这里通过呢?

一天,他在晓色朦胧中走到昭关山下的一座树林里,雾气散开后,从树疏处望见一座雄壮的山峰,同时是一片号角的声音,刹那间他觉得这树林好像一张错综的网,他一条鱼似地投在里边,很难找得出一条生路。他在这里盘桓着,网的包围仿佛越来越紧,他想象树林的外边,山的那边,当是一个新鲜的自由的世界。蚕在脱皮时的那种苦况,现在的子胥深深地体味到了。子胥觉得新皮在生长,在成熟,只是旧皮什么时候才能完全脱却呢?

子胥逡巡在这里,前面是高高耸起的昭关山,林中看不清日影的移动,②除却从山谷里流出来的溪水外,整个的宇宙都好像随着他凝滞了。怎样沿着这蜿蜒的溪水走入山谷,穿过那被人把得死死的关口,是他一整天的心里积着的问题,但是怎么也得不到一个适当的回答。

夜又来了,远远有豺狼号叫的声音,树上的鸟儿们都静息了,只剩下鸱枭间或发出两三声啼叫。③使人的心境感到几分温柔的也只有那中间不曾停顿一刻的和谐的溪水。他听着这溪声,稔熟,亲切,仿佛引他回到和平的往日,没有被污辱的故乡。

他远望夜里的山坡,不能前进,他只有想,想起他的少年时代,那时是非还没有颠倒,黑白也没有混淆,他和任何人没有两样,学礼,习乐,练习射御,人人都是一行行并列的树木,同样负担着冬日的风雪与春夏的阳光,他丝毫不曾预感到他今日的特殊的运命。事事都平常而新鲜,正如这日夜不断的溪水——谁在这溪水声中不感到一种永恒的美呢?但这个永恒渐渐起了变化:人们觉得不会改变的事物,三五年间竟不知不觉地改换成当初怎么也想象不到的样子。他觉得,独自在这荒诞的境界里,一切都远了,只有这不间断的溪声还依稀地引他回到和平的往日。他不要往下想了,他感到无法支持的寂寞,只希望把旧日的一切脱去,以一个再生的身体走出昭关。

他坐在草地上,仰望闪烁不定的星光。这时不远的山坡上忽然有一堆火熊熊地燃烧起来,火光渐渐从黑暗中照耀出几个诚挚的兵士的面庞,他们随着火势的高下齐声唱起凄凉的歌曲。那一堆火旁是几个兵士在追悼他们死在异乡的伙伴。按照故乡的仪式,其中有一个人充作巫师,呜呜咽咽地唱着招魂的歌曲。声音那样沉重,那样凄凉,传到子胥的耳里,他不知道他所居处的地方还是人间呢,还是已经变成鬼域。随后歌声转为悲壮,那巫师在火光中作出手势向四方呼唤,只有向着东方的时候,子胥字字听得清楚:

魂兮归来!

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

惟魂是索些!

子胥正要往东方去,听着这样的词句,觉得万事都像是僵固了一般,自己蜷伏在草丛中,多么大的远方的心也飞腾不起来了。他把他的身体交给这非人间的境界,再也不想明天,再也无心想昭关外一切的景象。——那团火渐渐微弱下去,招魂的巫师以最低而最清晰的声音唱出末尾的两句,整个的夜也随着喘了一口气:

魂兮归来!

反故居些!

子胥的意识沉入朦胧的状态,他的梦魂好像也伴着死者的魂向着远远的故居飘去,溪水的声音成为他惟一的引导。子胥的心境与死者已经化合为一,到了最阴沉最阴沉的深处。

第二天的阳光有如一条长绠把他从深处汲起。他一睁眼睛,对面站着几个朴实的兵士。他们对他说,要在山上建筑兵营,到关外去采伐木材,人力不足,不能不征用民夫,要他赶快随着他们到山腰的一个广坪上去集合。这时这条因为脱皮困难几乎要丧掉性命的蚕觉得旧皮忽然脱开了,—-而脱得又这样迅速!

子胥混在那些褴褛不堪的民夫的队伍中间,缓缓地,沉沉地,走出昭关。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清爽:他想,有一天他自己会化身为那千仞的长人,要索取他的仇敌的灵魂。

子胥在关外的树林里伐木时,④在一池死水中看见违离了许久的自己的面貌, 长途的劳苦,一夜哀凉的招魂曲,在他的鬓角上染了浓厚的秋霜。头发在十多天内竟白了这么许多。

(选自《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有删改)

文本二:

我们常常看见有人拾起一个有分量的东西,无所谓地向远方一抛,那东西从抛出到落下,在空中便画出一个美丽的弧。在这中间有无数的刹那,每一刹那都有停留,每一刹那都有陨落……一段美的生活,不管为了爱或是为了恨,不管为了生或是为了死,都无异于这样的一个抛掷:在停留中有坚持,在陨落中有克服。

(选自冯至《伍子胥—--从城父到吴市》后记)

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何颗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狱,颗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且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太破之,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自将攻破之。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

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攸与钟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人意。”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 故世不得尽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卷十》)

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6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9分)
语言文字应用(本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确定的全书枢纽、着力塑造的在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

托尔斯泰塑造卡秋莎·玛丝洛娃的确是煞费苦心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就让她进入一个    的生活的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物都跟女主人公联系起来,有的用语言,有的用目光,有的用行动,有的用意念。这种    的联系,不仅烘托出人物的形象,而且浓郁地透射出时代特征和社会气氛。一方面是令人窒息的无穷苦难,一方面是灵魂糜烂的荒淫与无耻!

玛丝洛娃的苦难不断加深,她性格的复杂特征也愈益豁露出来。她处身于社会的最下层,却又自认为高出于其他苦难人之上。她天资聪颖,阅历丰富,能看清许多残酷的社会现象,识透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但有时又天真得要命,容易轻信别人的    , 结果受骗上当。她在苦难的深渊中感到绝望,以致自暴自弃,但这样也只是为了要麻痹自己,要不然她就无法生活下去。这一情况也说明天性纯洁的卡秋莎并没有完全堕落,一旦时机成熟,她在精神上就会“复活”。托尔斯泰塑造的迷人的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怀着极其真挚的感情,因此小说能那么强烈地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而对暗无天日的旧俄社会发出“我控诉!”。

作文(本题共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