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总能作出适当的政策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 新中国成立时,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摘编自统编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讲起来像很平常,一点也不神秘。一般的社也是八千斤、七千斤,提五千斤指标的已经很少。至于亩产一两千斤,根本没人提了。这里给人的印象首先是气魄大。
一一摘编自《人民日报》(1958年8月27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材料三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