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河南省巩义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6510593
日期: 2024-11-08
期末考试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魅力

①今天是父亲第一次带卡佳上剧院。打从早上起,她便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头上别了个天蓝色的大花结,神情是那样的庄重、严肃。

②“我们走吧。”好不容易等到晚上六点钟开灯的时候,她说,“要不,别人都坐上了位子,我们就找不到地方坐了。”“剧院位子都是编号的。”父亲微微笑了笑说。“是对号入座?”“是的。”“那别人也快坐好了。”

③她的眼神是那样的焦急,父亲不得不在开演前一个小时便带她出发了。父女俩第一个走进了剧场大厅。枝形吊灯、镶着红丝绒的包厢座位、若明若暗地闪动着光泽的大幕,使她那颗隐藏在咖啡色外衣下的幼小心脏似乎一下子停止了跳动。

④“我们有票吗?”她怯生生地问。“有的,”父亲说,“就在这儿,第一排。”“有座号吗?”“有座号。”“那我们坐下吧。要不,你又会像上次在公园里那样把我丢掉的。你准会。”

⑤直到戏开演前的一刹那,卡佳还不相信幕布真的会启开来。她觉得,现在所看见的一切足够她记住一辈子啦。

⑥可是灯光熄灭了,周围的人立刻安静下来,没有人再把戏单弄得哗哗响,也没有人再咳嗽。幕,启开了。

⑦“你知道今天演什么?”父亲轻声问。“别出声。”卡佳答道,比父亲声音还要轻,“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我读过这本书。讲的是买卖一个黑奴的故事,一个老黑奴。”

⑧从舞台上飘来一股潮味和寒气。演员们开始用一种木呆的声音读着早已腻烦的道白。卡佳抓住座椅的扶手,沉重地喘息着。

⑨“喜欢吗?”父亲慈祥地问。卡佳没有吱声。值得回答这样一个多余的问题吗?第一次幕间休息时她蜷缩在那张大椅子上,不住地轻声抽泣。

⑩“卡佳,我的小女儿,你怎么啦?”父亲关切地问,“你干嘛哭,傻孩子?”“他们马上要卖他了。”卡佳噙着眼泪说。“要卖谁了?”“汤姆叔叔。卖100块钱。我知道,我读过。”“别哭,卡佳。人家都在看你。这是演戏,演员们演的。好了,我给你买一个蛋糕,好吗?”“奶油的?”“奶油的。”“算了,”她脸色忧郁地补充说,“我哭的时候不想吃。”她愁眉苦脸地坐在那儿,一句话也没有说。

⑪“这孩子有点毛病。”邻座一个秃顶的男人一边嚼着果汁块糖,一边不满地说。

⑫“这孩子第一次上剧院。”父亲悄悄地赔不是说。

⑬下一幕开始了。汤姆叔叔被拍卖。“现在开始拍卖黑人汤姆。100块钱!谁愿意给个高价?”忽然,像是一股细细的、如怨如诉的水流,从第一排座位上冒出来一声铮铮作响的童音:“200!”拍卖人放下了小木槌,困惑地望了望台下的人。站在左面最前头的一个不说话的配角笑得打了个嗝儿,躲到侧幕后去了。“汤姆叔叔”本人用双手蒙住了脸。

⑭“卡佳,卡佳,”父亲吃惊地抓住她的手,“你怎么搞的,卡佳!”“200,200块!”卡佳嚷道,“爸爸,不能把他卖掉!……好爸爸!……”秃顶邻座把戏单往地上一扔,低声斥道:“我看这孩子是有毛病!”后几排的观众开始探究地伸长了脖子。爸爸急忙抱起卡佳往出口走。她紧紧地搂住他的脖子,一张泪汪汪的脸贴在父亲的耳朵边。

⑮“喏,这场戏看得好。”走进休息室时爸爸生气地说,他两颊通红,十分狼狈,“你这是怎么啦!”“汤姆叔叔真可怜。”卡佳轻声答道,“我不再这样做了。”父亲瞥了一眼歪到一边的大花结和挂在眼角上的一行泪,叹了一口气。“喝点水吧。你要愿意,我马上带你去看看他。想看汤姆叔叔吗?他正坐在自己的化装室里,好好的,并没有被卖掉。想看吗?”“带我去吧。我想看。”

⑯观众已经吵吵嚷嚷地从演出厅涌向走廊和休息室。大家都笑着在谈件什么事情,父亲慌忙把卡佳带到走廊尽头的一间屋子。扎波里扬斯基已经用厚厚一层凡士林抹去了脸上的黑颜料。他的脸变得又胖又红,再加上扑粉,看起来活像一个小丑。刚才扮演拍卖人的那位叔叔正忙乎着系领带。

⑰“您好,扎波里扬斯基。”父亲说,“喏,瞧吧,卡佳,这不就是你的汤姆叔叔吗?好好瞧瞧吧!”卡佳睁大眼睛朝演员的那张满是扑粉的脸望了望。“不对。”她说。“哦,”扎波里扬斯基呵呵大笑起来,“真的,我真的是……要不要我给你表演黄鼠打哨?”不待她回答,他便打了一个长长的呼哨,可一点也不像黄鼠。

⑱“喏,怎么样,”刚才的那位“拍卖人”问,“现在可以把他卖掉了吧?”卡佳两眼的火光熄灭了,她既忧伤,又失望地说:“卖掉吧。”

——【苏】阿尔卡基·布霍夫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问题。

成长贵在“知不知”

①《道德经》有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是高明的;而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有害的。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是可贵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开始。

②“知不知”是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看清自身的“不知”,才能激起前进的动力,不断提升自我。北宋文学家苏轼天资聪颖,才华横溢。一日,他偶然看到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觉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表述说不通,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菊花与春花不同,能耐得住寒冷,是不会被吹落的。而当他在黄州赏菊,亲眼看见“吹落黄花”后,才惊觉自己见识浅薄,此后愈发勤奋努力,终成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一个人只有“知不知”,才会求知若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地奋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接受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看似知道得越来越多,实则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窥得一隅却自以为知之甚详。尤其在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今天,岗位所需对认知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在工作中打开局面,关键在于“知不知”。

④有些人之所以认识不到自身认知的局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站位高度、视野宽度、思想深度不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增强认识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作为军人,更要瞄准强军所需、职责所系、战位必需多思多学、学深悟透,既要学得广还须学得深,坚持自主学、主动学、终身学,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

⑤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虚心的人不仅能发现认知局限,还能主动弥补认知不足。“虚,空也”,心中有空间,才能承载下更丰富的知识,才能“知耻近乎勇”,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而一个骄傲自满的人,看不到自身认知局限,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在自我设置的“围城”中原地踏步,甚至走向人生的“死胡同”。因而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平台,拥有怎样的才学,都须保持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在进行寻乌调查时的毛泽东,到水田里帮农民插秧,并像小学生一样向农民虚心请教;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的刘伯承为汲取外军作战经验,尽管熟稔俄文,仍虚心请教他人;走上导弹旅政委岗位的李保国,为学好最难的控制专业,主动虚心向“兵师傅”学操作。及凌云处尚虚心。以他们的学识和本领尚且虚心向学,成长之中的年轻人又怎能不奋发学习呢?

⑥要真正做到“知不知”,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磨砺。如果一个人总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经过实践的打磨,困苦的历练,很容易脱离实际,困囿于自我认知的“黑屋”中,谈何成长进步?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人牵着两只羊,想卖给羊肉馆的老板。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后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不解其意,上前请教后才知原来是多画了一条绳子。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主动到实践中去历练,拜贤者为师、与能者为伍,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完善主观世界,提高观察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

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不知”不是一时的,而是伴随成长进步的每时每刻。今天,我们身处大浪淘沙、百舸争流的新时代,作为强国强军伟业的建设者,我们尤须始终保持“知不知”的清醒和勇于承认“不知”的坦诚,抓住时机武装头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好前进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努力,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山以黄名,志旧迹也。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然 , 雪色江芦,千里一白。一年之内,致各不同。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求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

——费伯雄《游黄山记》

注:①春申君:本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②郁然:高大的样子。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