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政治思品(道德与法治)试卷库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21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所有人当家作主
B、 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C、 不同的国家民主道路和民主形式是不相同的
D、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 选举民主
B、 协商民主
C、 有事好商量
D、 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民主就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我国人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五个环节扩大了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集中反映了全过程民主的具体形式。这体现了( )
A、 人民的所有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B、 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 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D、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____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
A、 民主选举
B、 民主协商
C、 民主管理
D、 民主监督
某市开展“我为创建文明城市建言献策”活动,广大市民纷纷参与,提出许多建议,其中一些合理化建议被市政府采纳。从民主决策的角度看,这是( )
A、 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 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 公民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 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两句话含义的是( )
A、 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已经实现
B、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
C、 要让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D、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022年4月,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十年米,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350多万条意见。这说明( )
A、 立法过程体现民意、集中民智
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D、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____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
A、 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B、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C、 依法治党、依法治国、依法治军
D、 从严治党、公平正义、人民当家作主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 以德治国
B、 依法治国
C、 依法行政
D、 厉行法治
下列做法属于政府依法行政的是( )
A、 政协举行“品读红色经典”讲读会
B、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C、 团委开展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
D、 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营造法治氛围,不断提高公民的法治素养。作为公民,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应积极做到( )
A、 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
B、 公正司法,依法维权
C、 管理行政工作,推进政务公开
D、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助于消除救助人挺身而出时的顾虑,这是因为(    )
A、 道德对法治有支撑作用
B、 法律与道德可以相互替代
C、 法律对道德有促进作用
D、 法律与道德能够相辅相成

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2021年-2025年),我国召开了七场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问计于民、集思广益。

【材料二】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打着所谓的“民主、人权”旗号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应该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评判,而不应该由外部少数人指手画脚来评判。中国人民是否满意、中国人民是否拥护是检验民主的试金石,当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得到充分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权利不断发展,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行得通、很管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材料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理念,其实质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全过程参与。中国式民主能够“全过程”有其特有的“制度密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高楼不抛物,头顶有安全。湖南首例高空抛物案宣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案例回顾

【材料二】相关链接

2021年3月8日16时50分许,民警根据线索来到郴州市北湖区香雪路某酒店25楼,依法对涉嫌洗钱犯罪的团伙实施抓捕行动。在民警刚进房间时,犯罪嫌疑人卢某某迅速抓起两台苹果8Plus手机、一台OPPO手机从房间窗户扔出,企图毁灭证据。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湖南省首例高空抛物罪案件并当庭宣判。被告人卢某某因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对高空抛物行为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规定,严重的高空抛物行为将纳入刑事范畴,承担刑事责任。

【材料三】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全国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八五规划”提出“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在中考、高考中的内容占比”。

同学们在班级论坛中围绕“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小明发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定要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左列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厉行法治的相关资料。

法律草案通过全国人大网公布并征求意见已经常态化。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的编撰过程汇聚了民心民意,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许多法条本身就是大家的智慧。

A.

通过司法程序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凸显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

B.

不因业务不精而用错法律,不因包藏私心而曲解法律,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要把握好执法的限度,既不能"唯上”,也不能“欺下”,只能"唯法"。

C.

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只有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治中国才能形神兼备、行稳致远。

D.

【材料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知强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要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就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材料三】许某等人把廉价批发来的工艺品、字画包装成“收藏品”,引诱缺乏收藏知识的老年人购买,共骗取160余名老年人2071万余元。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许某有期徒刑十四年,其他人也被判刑。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