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作者UID:22121229
日期: 2024-11-23
期中考试
积累和运用(17分)
综合性学习
阅读(4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如何借助新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11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机构,陕西科研实力雄厚。众多优秀人才形成的创新力量,让陈列在广阔三秦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活”起来。陕西,正在借助科技赋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创新空间。

借助“互联网+”,目前西安博物院10万余册(件)院藏古籍已经全部实现了著者、装帧、版权等内容的完整性著录。通过与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重要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文献交流,古籍“活”了起来。

目前,文化数字化已在陕西的博物馆、图书馆、方志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公共文化”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逐步走上“云端”、进入“指尖”。

(摘编自《陕西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人民日报》,2023年08月09日)

【材料二】

近几年,陕西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宣传的精准化建设,推动中华文化的“云传播”。2022年11月14日至18日,舞剧《青铜》巴黎线上展播专场通过网络与广大法国网友见面,惊艳的演出受到了法国网友的好评。这只是陕西文化走出国门,讲好陕西故事的一个缩影。宝鸡市艺术剧院创排的舞剧《青铜》,便是以青铜器为主线,以3000多年前商周朝代更替为大的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个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主人公卷耳与太凤,通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辛勤的劳动,最终掌握了青铜器的制作技艺,帮助周人成功锻造出精美的青铜器,并赋予其道德、仁义、和平等意义。《青铜》线上展播通过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受到了法国网友的好评。

近年来,陕西文化走出国门,折射出我省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文化供给水平的不断提升。舞剧《青铜》巴黎线上展播专场,是我省拓展国际传播渠道,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线上社交媒体矩阵的一次尝试。2022年,在脸书、推特、抖音国际版等7个平台,省文化和旅游厅陆续开通“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游陕西”多语种官方账号累计粉丝总量达120万,曝光超3.3亿次,互动超1800万次。

(摘编自《陕西文化“香飘”海外》,《陕西日报》,2022年12月20日)

【材料三】

数字化是博物馆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借助数字化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从全国首个“八路军”虚拟数字人到深受观众喜爱的陕西文物智慧推荐官,从沉浸式数字博物馆到文物数字文创,智慧文物成为解锁陕西历史文化的密钥。

2023陕西“博物馆与美好生活”文博之夜活动在西安博物院举办。“哇,‘唐美丽’好可爱,‘秦威武’好帅气,感觉文物活了起来。这种文物宣传方式有新意又有趣,给陕西点赞!”现场发布的4位“文物智慧推荐官”——“周知礼”“秦威武”“汉英俊”“唐美丽”让市民游客惊叹不已。游客纷纷拿出手机,与数字体验互动屏中的虚拟数字人合影留念。

“周礼”“秦制”“汉风”“唐韵”是陕西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底蕴的灵魂。怎样让这些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物“活”起来?陕西省文物局将文物资源融入数字载体,通过对人物服装、配饰、性格特点进行细致考究和反复推敲,打造出虚拟数字人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介质,立足陕西丰富的馆藏资源,探索悠久的历史故事,为观众提供讲解、导览和咨询服务。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虚拟数字人在文物领域的应用,彰显了我省文博行业对数字化发展的重视。

(摘编自《“智慧文物”解锁陕西历史文化的密钥》,《陕西日报》,2023年09月07日)

【材料四】

陕西省艺术节作为陕西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自1987年首届开始,相继涌现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观众喜爱、专家认可的精品力作。2023年8月10日,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倒计时活动启动仪式上,本届艺术节的吉祥物与公众见面。吉祥物造型生动简练,线条流畅,色彩明快,显现活泼可爱、热情亲切、吉祥欢乐的艺术魅力,充分体现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主题,凸显了举办地铜川的城市文化地域特色。

吉祥物以聪明灵动、装束各异、色彩鲜明的4位萌娃为设计原型,分别取名“星星”“福福”“曈曈”“川川”,每个萌娃都代表着铜川文化元素,四个萌娃连在一起便是“幸福铜川”。“星星”头戴军帽、身着军装、飒爽英姿,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文化,彰显了从革命薪火到文化薪火的红色基因传承。“福福”头顶祥云、身着绿衣、童颜勃发,代表着药王故里、养生福地的康养文化,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建设幸福美丽铜川的美好期待。“曈曈”头戴矿工帽、身穿矿工服,代表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业文化,他用如炬的目光见证着铜川煤城矿工时代向现代产业转型的城市兴起。“川川”头冠倒装壶、身穿青色衣,代表1400年炉火不熄的耀瓷文化,绘就了悠悠千年的匠心技艺在历史长河中川流不息的锦绣画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夏夜听书

邵衡宁

①小时候每到暑假,就会被送回苏北老家。记忆里那时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夏夜在打麦场上听苏北大鼓。

②正是十一二岁年纪,假期作业又少,有大把的时光任我们挥霍:白天在走廊的阴凉里,看祖父收藏的闲书;晚来急匆匆吃了饭,就换上飘着檀香皂清香的裙子,奔向打麦场上。

③唱鼓书的是一位远亲的爷爷,他那时50岁出头,身材高大,声音沙哑醇厚,会唱《薛仁贵征东》《战君山》等十几部长篇鼓书。天色将晚,待他那特定节奏的鼓点响起,村庄里大人小孩都放下饭碗围拢过来。有的自带板凳,有的铺块麻袋盘腿而坐,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讲究些,会铺上草席。打麦场上,早有热心的乡邻点燃了驱蚊的艾草。

④苏北大鼓,说书人唱时,左手敲一副月牙形钢板,右手持鼓槌击鼓,又说又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一人饰演多角,真可谓张口可调动千军万马,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偏苏北大鼓又最讲究悬念设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让听书人如痴如醉

⑤开场小帽多是唱文明新风,第一句是文绉绉的“西江月”。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钢板翻飞、声音高亢,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常听书的人知道,这就要“书归正传”了。

⑥月光如水的打麦场上,辛劳一天的大人们都听得入神,说书人直唱得嗓子都哑了,入迷的听书人仍不肯散去,纷纷恳求再唱一段。都是乡里乡亲,说书人辈分又长,于是多唱了一段又一段。直到夜色已深想着不能误第二天的营生,人们才意犹未尽地散了场,我也恋恋不舍地回家睡去。说好的唱一晚鼓书,酬劳是五公斤粮食,说书人绝不多要。转天白天,我还沉浸在剧情里,巴巴地盼着晚上快点到来,好听那“下回分解”。

⑦那一部部鼓书,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夏天夜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那些唱得好的鼓书艺人,也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偶像。他们唱的人物,那种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里。鼓书艺人在说书养活自己的同时,也使古老乡村文脉得以传承,生生不息。

⑧后来,录音机和电视机兴起,乡村的娱乐生活渐渐丰富起来,唱鼓书渐渐没了市场。很多乡村鼓书艺人转行了,但也有坚守者,求新求变,推出了琴鼓联台,有的还把演出场地搬到了网络上。

⑨后来,我很少回故乡了,本来鼓书已在我生活中渐行渐远,但近来巧遇一位当年也痴迷苏北鼓书的朋友,才知道,苏北大鼓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称“大鼓状元”的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近年还成了“网红主播”,拥有10多万粉丝。

⑩如今,我闲来会在网上听听苏北大鼓,有时也会听听家乡的民间小调。那些熟悉的乡音,让我有种找到根的亲切。进而,我又找出上大学时祖父送我的家乡县志,细细研读。故乡文化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润泽着我的身心,让我常忍不住赞叹:父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丰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和传承。

⑪我们一家离开故土多年,年已八旬的母亲和妹妹住在一起,每每说起故乡,格外想念。那日我和妹妹视频通话,突然想起牛崇光唱的长篇鼓书《无艳春秋》,赶紧找出让妹妹放给母亲看。那熟悉的鼓声甫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在白发暮年,母亲终于又听到了她年轻时痴迷的鼓书,听到了夏夜打麦场上熟悉的吟唱……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3日,有改动)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