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1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②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②属于历史事实
C、 ①说明中国丧失了司法主权
D、 ②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俄国
C、 日本
D、 美国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洋务运动》一课后所做的总结。其中④属于( )
A、 历史原因
B、 历史事实
C、 历史过程
D、 历史结论
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八七会议
D、 古田会议
右图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这一事件( )

A、 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条件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 引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运动
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起到重要作用的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 华北危机
D、 一•二八事变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四幅图片,由此推测他研究的主题是 ( )

A、 正面战场抗战
B、 敌后战场抗战
C、 全民族抗战
D、 解放战争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题,共50分。

思想的力量。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沉溺于“天朝上国”幻象中的中国知识界,对外国历史、地理所知甚少。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于一向被视为“夷狄”的英国,引起国人强烈震撼,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解世界的重要性。林则徐派人译外文书报,主持译编《四洲志》。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撰成《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材料二  甲午战败,严复深受刺激,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文章,以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为武器,批判君主专制理论,抨击科举制度,主张“用西洋之术”以致富强。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生物进化理论,出版后立刻风靡思想文化界。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针对党内一些人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科学阐明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深刻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他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北京。

材料一  “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这里是李大钊(字守常)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的居所,见证了他在北京的一系列革命实践。

①《警世钟》

(1903年撰写)

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颁布)



③《新青年》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19年撰写)

④ 北京共产党小组 创办工人刊物   《劳动音》

(1920年第一册)

材料二      1921-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领导的反帝反封爱国运动(部分)

时间

地点

事件

斗争情况

1921年

北京

《工人周刊》创刊,1922年成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

《工人周刊》对陇海路工人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均作过详尽报道和声援,从中指导了工人运动

1921-

1922年

北京

创建“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1922年8月,长辛店工人为争得自身权利,展开罢工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1923年

北京、郑州等地

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

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北平学生为先锋的各界抗日救国会成立,各文化团体也纷纷以文艺为武器,开展抗日救亡。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抗日游行,由此开始的一二•九运动席卷全国。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辟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并协助北平人民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宛平县政府,有力地配合了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斗争。其中,(顺义)焦庄户人民开展地道战,成为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典范,被誉为“人民第一堡垒”。

材料四 以下是北平和平解放五里桥谈判纪念碑碑文(部分)

五里桥谈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①    战役前线司令部领导人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代表,就北平和平解放问题进行的一次重要谈判……一月三十一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五里桥谈判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古都免遭战火涂炭,其历史功绩永载史册。

为纪念五里桥谈判,特此立碑。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