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可口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深受年轻人喜爱。以下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
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在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
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可口可乐撤离大陆30年后重返中国市场,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
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先发话了:“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
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中美各控股50%,组成一个合作企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1993年可口可乐公司与原轻工业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提出了一个基于“真诚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的长期发展规划。至此,可口可乐公司在华投资已经实现了从广州、北京等“点",发展到东部沿海一线,最后到覆盖全国一片的发展历程。可口可乐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取得了首屈一指的地位。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可口可乐公司精心策划了一次名为“向民间艺术致敬”的展览,中国艺术家在可口可乐弧形瓶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脸谱。
2017年,可口可乐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130亿美元,建厂45家,系统员工总数超过45000人,其中99%为本地员工。中国市场的贡献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极大,而且还在日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