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卷(四)

日期: 2025-04-14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年代尺,②、④处应填(    )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德军突袭波兰       日本签署投降书
C、 诺曼底登陆            德国进攻北欧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日本签署投降书
《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可用于说明(    )

A、 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B、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C、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D、 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俄国革命后战祸相寻,政府行集权制及劳动券,已经两三年没有大大的过这佳节(复活节),食物菜膳不容易取得。今年第一年行新经济政策,开放商业,民间值此佳节,突现活泼的气象。”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 实施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实现国家工业化
B、 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 实行农业集体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开放商业和市场,改善了人民生活
下面文本框的文字是对某条约内容的概括。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 《凡尔赛条约》
B、 《九国公约》
C、 《慕尼黑协定》
D、 《雅尔塔协定》
下表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值比值变化表。从表格内容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    )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0年

22%

8%

13%

10%

1913年

15%

11%

13%

8%

A、 美国的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 德国因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而发展迅速
C、 英国的变化源于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法国晚于美德开展工业革命,发展滞后
下表是19世纪下半叶世界贸易情况统计表。据表可推知(    )

年份

世界贸易总额

(单位:亿马克)

主要国家所占比重(%)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50

145

23.3

10.3

8.9

——

1870

374

24.5

12

9.1

6

1900

971

19

9

12

13

A、 英国对外贸易总额逐步减少
B、 工业化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C、 美国工业生产能力超过英国
D、 世界经济中心已转移到美国
下面年代尺的主题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其中对C处的正确表述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B、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与结束
C、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
D、 世界政治形成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所反映的主题是(    )

A、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 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
C、 欧洲一体化趋势加强
D、 联合国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国民收入(亿美元)

680

220

100

170

60

40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1.5

5.7

9.1

23.5

14.5

28.2

A、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B、 经济危机后的各国经济复苏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 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经说过“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核桃的两半”。“马歇尔计划”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质是(   )
A、 标志着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B、 以经济的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C、 导致当今世界格局不稳定的因素
D、 用军事手段达到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

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出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有了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又使统一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广阔的市场是促进美国工业化和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南北战争的胜利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堪称处于“发明时代”,科技成果变成强大的生产力,推动旧产业的更新、改造和发展,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工业化全面推进,到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使得美国城市化进入鼎盛时期。同一时期,一个以大中小各类城市构成的城市网初步形成。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工业化城市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美国的一些小企业渐渐被巨型公司取代,出现了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生活的基础。美国在确立世界经济强国地位的同时,也积极推行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外交政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了发动美西战争和对华“门户开放”政策上。美国的社会巨变,也伴随着经济力量的集中及托拉斯的“肆虐”、贫困问题、腐败现象、责任制政府受到威胁等一系列问题。

近代大国崛起,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大国崛起之英国】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7世纪归功于它优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等行业大量采取机器生产。……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

——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

【大国崛起之美国】

材料三  美国革命是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臣民与政府闹分家。美国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29卷)》

材料四  英美两国工业产值占世界产值比重变化表

国家

1860年

1913年

英国

34%

14%

美国

19%

36%

材料五  “他在1932年初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经济空前恐慌之后,他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来代替帝国主义的对外经济掠夺,使美国躲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新华日报》

【大国崛起之俄国】

材料六  世界近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7-18世纪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

1917年11月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1921年

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8-1937年

斯大林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一战,苏维埃俄国进入了国家建设时期,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1928—1937年间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材料二:一战时期,法国、德国分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是战争的对手。二战时期,双方也是死对头。二战后,法德关系开始缓和,首先观念发生了变化,由“我是法国人”,“我是德国人”,变为“我是欧洲人。”经济上推动着西欧各国逐步走上了合作共赢之路,法德关系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西欧、北美等地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政治军事同盟,法、德先后成为该组织的成员国,共同对抗以苏联为首的一些国家。

——摘编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冷战开始后,德国问题便成为冷战的焦点。美、英、法、苏等国在各自的占领区内推行有利于本国的政策。德国逐渐分裂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治实体。1949年,德国正式分裂。

——摘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如:美国为维护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不断爆发等,必须依靠一个“全球性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它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部编教材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