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卷(十二)

作者UID:5109245
日期: 2024-11-23
中考模拟
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见证着中西新旧交融,也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创办人

备注

1839

创办马礼逊学堂

英国人温施娣和美国传教士布朗

近代来华传教士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

1843

迁徙校英华学院

传教士马礼逊等

从马六甲迁至香港

1844

创办宁波女塾

传教士爱尔德赛

外国传教士在华设立的最早的教会女校

1862

京师同文馆正式成立

恭亲王奕䜣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98

创办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等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1903

制定《奏定学堂章程》

张之洞等

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材料二: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虽然中了许多暗箭,背了许多谣言;教授和学生也都逐年地有些改换了,而那向上的精神还是始终一贯,不见得弛懈。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即使只有自己;北大究竟还是活的,而且还在生长的。凡活的而且在生长着,总有着希望的前途。

——摘编自鲁迅《我观北大》(1925年)

材料三:193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在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存亡之际,联大师生赓续文化,弦歌不辍……在这里,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1位两院院士……无论是投笔从戎走上抗战前线,还是在校园继续刻苦学习,都是一种爱国。

——摘编自《西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不辍弦歌》(中国教育报)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乎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