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考试试题

作者UID:8817404
日期: 2024-06-24
中考模拟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18题20分, 第19题16分, 共36分。
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表 1 和图1

人物

生卒时间

身份

代表性佳句

范仲淹

989 年—1052年

文学家、政治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苏 轼

1037 年—1101年

文学家、画家、官员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陆 游

1125 年—1210年

文学家、官员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

1140年—1207年

文学家、官员、将领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

文学家、政治家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1:宋代文人代表   

材料二:1887年,清政府在同文馆举行考试,选拔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20多个国家考察,并明确规定其考察任务是“将各处地形要隘、防守大势以及远近里数、风俗政治、水师炮台、制造厂局、火轮舟车、水雷炮弹详细记载。”

—杨波,《晚清旅西记述研究 (1840——1911)》

材料三: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师生在西迁的过程中坚持张贴宣传画、表演街头剧、高唱抗敌歌等活动。岭南大学师生多次为前线捐献钱物,仅1939年冬,一次就捐款万元。东北大学师生对转运的负伤官兵逐日轮流看护,直到伤员全部转移。同济大学的不少学生参加了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战,而西南联大则有多名学子奔赴延安。

——余子侠,《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某班级开展主题为“历史在你我身边”的项目式学习, 下面是四个小组的同学查找、搜集的资料,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组别

图片资料

文字资料

第一组

深圳博物馆设有“历史民俗馆”、“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古代艺术馆”、“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等四个分馆。

……组织对咸头岭、大梅沙等数十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为研究本地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充分证明深圳并非一个没有历史的小渔村。

第二组

深圳市中英街界碑

1898年, 清政府被迫签约, 此后, 经中英两国定界委员在梧桐山脚下勘界,竖立了“大清国新安县界”木质界桩。后来香港政府将其更换为石碑, 如左图“中英地界, 1898, 光绪二十四年,第一号”。界碑东、西两侧分别为华界、英(港)界。1941年日军占领沙头角后,挖掘并丢弃了3—7号中英界碑。战后,中英双方于1948年将日军丢弃的界碑重新竖立起来。

第三组

身着米白色夹克衫的邓小平

在众多的老照片中, 邓小平一般都是穿着中山装等比较正式的服装。这次,他却穿着一件“时髦”的夹克衫。原来,他在出发之前特地要求家人给他买件夹克衫, 说是这种源于国外的衣服与前沿阵地的氛围相匹配。于是,长女邓林给他买了两件夹克衫。左图为1992年1月23日, 邓小平在从深圳前往珠海的快艇上的工作照。

第四组

深圳市轨道交通线路网络图

2004年底,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共计21.3公里) 正式开通试运营, 深圳人第一次坐上了地铁。到2022年底, 深圳地铁四期工程(14号线、16号线等)基本全部建成, 全市开通运营的地铁达到547.5 公里。近20年来, 地铁逐渐成为深圳市民重要的出行方式, 仅2023年12月, 深圳地铁的月客运量就达到1 2.35亿人次。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