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作者UID:17299681
日期: 2024-11-24
期中考试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阅读与理解(共4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①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②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④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秦观《龙井题名记》)

【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所遣篮舆:供雇佣的竹轿。③霁:雨过天晴。④酌:舀取。

非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分餐制:古已有之的中华饮食文化

①人们普遍认为,分餐最早起源于西方文明。其实,在历史上,中国在西周时就成为筵席分餐文化的先行者,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分餐制的国家。中国人非常熟悉的“筵席”一词,本身就带有分餐的意思。

②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筵”和“席”实为同义词,都是一人一设,铺置于地上的坐具,区别在于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上加席。时间久了,“筵席”二字便合成一个词语。“筵席”之上分坐分食,体现的是一种礼仪,坐在筵席上吃饭得有规矩。在西周燕飨国宾、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从入席退席的顺序、座次尊卑,到席间礼仪,处处都有严格的区分。

③中国的分餐制是从什么时候起走向合餐的呢?史料与壁画留下了清晰生动的长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开端于周朝的分餐礼制文化在两汉时期得以传承。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带着高椅、胡床南下中原,带来他们双足垂放的坐姿,也带来他们围坐一炉进餐的饮食习惯。难以想象中原地区自殷商以来的礼制文化在当时受到了多大的冲击,但明显的改变随之体现于隋唐时期分餐与合餐的并存局面。

④五代时期各民族再一次融合,随之而来的唐宋之交也是中国由门阀士大夫世袭制转向科举士大夫的关键时刻。“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实现了阶级流动的庶民围坐在高足坐具旁,在宋代鳞次栉比的教坊酒楼、勾栏瓦舍里对酒当歌。

⑤到了明清时候,为尽地主之谊,与客人同桌同食的合餐文化形成制式,伴随夹菜劝酒的一整套待客礼仪。可以说从分餐到合餐是中国社会心理和饮食文化的一次重大转变,最后以合餐的形式建构出参与者“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

⑥合餐与分餐作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形态,第一次碰撞的时间发生在明末清初。1658年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是康熙帝的科学启蒙老师,在他所著的《御览西方要记》里,西方的分餐制度第一次被正式介绍:“每人各有空盘一具以接,专用不共盘,避不洁也。”此后,合餐与分餐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分餐至今仍未被人们广泛接受。

⑦不可否认,相比合餐制,分餐制确实能够降低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我国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感染比例就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平均值;一些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在“以箸就而搜之,夹涎入馔”的合餐方式下也更容易扩散,所以每当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提倡改合餐为分餐的呼声就会高涨。

⑧最典型的几次公共卫生事件,一次是发生在1910年的东北肺鼠疫。主导医学防疫的马来西亚华人伍连德最早发现东北鼠疫“人传人”的传播途径,提出一套名为“卫生餐台”的合餐模式,即我们今天酒席桌上的转盘与公筷公勺。第二次公共卫生事件是发生在2003年的“SARS”,疫情让很多餐馆都暂时取消了合餐。同年5月,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申请国家质检总局确定该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分餐制的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上海市文明办写给上海市民的《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里就提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彩虹女孩

何小琼

①那年,他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米八的个子,阳光帅气。搬到海边的新家之后,每天早上,他都会沿着那条长长的海岸线跑步。有一天,下了一整夜的雨。他在被关紧的落地窗前,看着夜雨淋漓,心里盘算着明天的晨跑。

②早晨,雨停了,他穿过林立的高楼,来到海边,他看到了一道耀眼绚丽的彩虹,横跨在海平面的尽头,光的倒影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起起伏伏,海水的色彩也变得梦幻迷离。

③晨跑的人、散步的人都停了下来,无一不在赞叹这神奇美妙的景色。有年轻人干脆轻快地跃上半人高的海堤,坐下来观看。他在原来住的城市,也见过彩虹,但远没有今天在海边看到的美丽、梦幻。

④渐渐地,人群散去。彩虹依然挂在天空上,俗世中的人们要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海边冷清下来,他转身准备继续晨跑。蓦然,一个坐着轮椅、笑容灿烂的女孩映入他的眼帘。

⑤女孩的轮椅不算新,应该是用了不短的时日了,黑色轮胎磨损明显,扶手上的皮子斑驳点点。女孩穿着一件半透明的彩虹色彩的雨衣,双腿下部露出淡蓝色的裙摆,她有一双清澈的眼睛,脸色略显苍白。但是,她在笑,她大声说:“我来了,彩虹!”她的声音清脆,笑容纯真得像孩子。

⑥他哑然失笑。她能看到彩虹吗?以她坐着轮椅的高度,视线只跟海堤面相平。也就是说,她只能看到比海堤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甚至连海面也不一定看得到。

⑦女孩双手灵活地控制着轮椅,来到他面前的堤边。女孩伸手去抚摸海堤,表情沉醉地喃喃自语着:“真美啊,还好我赶上了,我要追着彩虹跑。”在他讶异的眼神下,女孩侧转轮椅,一手轻触海堤,像是在抚摸着某种珍宝,一手滑动轮椅向前,洒下一串欢快的笑声。

⑧几分钟后,女孩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他忍不住上前搭讪道:“你能看到彩虹?”女孩并不诧异他的疑问,一本正经地回答:“我这样的高度正好,不信你试试看。”他弯下了腰。于是,他看到了神奇的一幕。

⑨他弯下腰看到的角度,正好是海堤边的高度,那是正常人站直时不会留意到的角度。而这时,因为大雨过后,有积水存留在堤上,上升的太阳在海堤上照射出另一道悬浮的彩虹。这道彩虹,比海上那道更美,因为它会随风摇曳,颜色由深到浅,由浅到深,也许是因为正在被阳光慢慢蒸发,那七彩的颜色更加梦幻和神奇。

⑩“怎么样?漂亮吧?只有我才能看到。刚才你们那么多人看到的都是高处的彩虹,我的彩虹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并且可以触摸、追逐。”女孩得意地炫耀着。是的,这个坐着轮椅,不能像平常人那样走路、跑步的女孩,却用这种方式欣赏到了独一无二的美景。

⑪他推着女孩的轮椅,沿着长长的海堤走下去。他知道了她的故事。在十四岁以前,她能歌善舞,是追逐彩虹的女孩,欣赏过无数次海上的彩虹。十四岁那年,一次车祸夺走了她的双腿和同在车上的父亲,那时的她一度觉得世界灰暗了。母亲告诉她,坐着轮椅,一样能够欣赏雨后彩虹的美丽。

⑫“妈妈告诉我,我虽然不能再走路、跑步,不能再跳舞,但仍然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能追逐那美丽的色彩,我不比别人差。我还有手,有灵活的头脑。”女孩抬起头,碧蓝的天空落在她眼中,明净深邃。

⑬他叫她“彩虹女孩”。下雨后,他总和她一起追逐海堤上的彩虹。后来,他因故离开了这个城市。他跟她告别,承诺做永远的朋友。

⑭在此后的日子里,他经历了许多事情,有过困惑、迷茫,每次她都会给他鼓励,她说:“你知道的,你站着能看到美丽的彩虹,我坐着也能看到美丽的彩虹。我们欣赏的是同样的风景,不过是用了不同的方式。”于是,他把每一次挫折当成一个新的起点,他坚信,因为心中那道不一样的彩虹,他的人生路终究会光彩明亮。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八卦那种东西。八卦是圣物,放在门头上,放在帽饰里,是可以辟邪的。辟邪还只是它的小神通,它的大神通在能够因往知来,预言吉凶。算命的,看相的,卜课的,都用得着它。

——《周易第二》

【片段二】

蓍草的应用,也许起于民间;但八卦的创制,六十四卦的推演,巫与卜官大约是重要的角色。

古代巫与卜官同时也就是史官,一切的记载,一切的档案,都掌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当时知识的权威,参加创卦或重卦的工作是可能的。

——《周易第二》

【片段三】

郑玄是东汉人,他是专给毛《传》作《笺》的,有时也采取别家的解说;不过别家的解说在原则上也还和毛氏一鼻孔出气,他们都是以诗证史。

——《诗经第四》

【片段四】

“注”原只是解释字句,但后来也有推演辞意、补充故事的。用故事来说明或补充原文,以及一般的解释辞意,大抵明白易晓。《春秋》三传和《诗毛氏传》阐明辞意,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所以支离破碎,无中生有。

——《文第十三》

【分析鉴赏】下面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片段一】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八卦”开篇,引出对《周易》的介绍,这种开头方法能极大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片段二】作者用“也许”“大约”“可能”等词语,可见作者对待学术问题的严谨、认真态度。
C、 【片段三】“一鼻孔出气”这口语化的表达,十分诙谐、轻松。严肃、庄重的学术著作因此而活泼起来。
D、 【片段四】他人所作的“注”能帮助我们理解著作,所以我们阅读作品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注”,并且要完全相信“注”。
表达与写作(共56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