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如表是某地某校的高中阶段测试题
|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
周室地位 | ① | 诸国争王扬弃周室 |
国家体制 | 封君采邑 | ② |
国君权力 | 世卿世禄旧制犹存 | ③ |
军队组织 | 军政合一贵族私属武士军队 | ④ |
土地制度 | ⑤ | 土地私有制确立 |
赋税形式 | 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 ⑥ |
社会规范 | ⑦ | 以法为主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 D.尊王以施霸政会盟
E.主要根据耕种面积课税 F.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
G.官僚政治新集权国家形成 H.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贵族所有
L.将相分离常备军总动员体制 J.颁布成文法,刑罚开始向法制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产生期,逐步形成了重“事”、主“人”、审“美”、用“意”的中国古代史书叙事风格。
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左传·襄公十四年》 注《左传》是解释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春秋》的著作之一、以记事详细、议论精辟见长,相传作者为鲁国史官左丘明。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唐朝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 |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注:《战国策》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全书共三十三卷,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它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曾被斥之为“邪说”“离经叛道之书”。 |
——上述材料摘引自统编历史教科书
(2)分析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为什么说《春秋》《战国策》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叙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