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政治思品(道德与法治)试卷库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多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

日期: 2025-04-11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由别人传授给我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 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做出各种牺牲
C、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D、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人民日报》载文:“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上述材料表明(     )
A、 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B、 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组成社会的细胞
C、 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D、 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 )
A、 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B、 要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C、 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D、 要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积极拓展“线上”经营。例如商超采取线上增量平台、线上商城、直播带货等多种灵活销售方式,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促进商贸经济发展。这说明(   )
A、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 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
D、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是(    )
A、 参加网课学习
B、 沉迷网络游戏
C、 散布网络谣言
D、 利用网络犯罪
请你比较以下几位同学的做法,性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李亮上课时看杂志,同桌提醒他时,他却说:我又没有影响老师上课呀。
B、 周日,同学们约好一起去阳泉博物馆,但是赵伟却赖床,告诉同学们他病了,去不了。
C、 肖磊和李阳在放学回家路上,比赛看谁的准度高,用弹弓打坏了几十个路灯。
D、 国庆假期,陈波和家人一起看电影,观影期间频繁接打电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除一些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在到货之日起7日内无理由退货。“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从无到有说明(       )
A、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B、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和完善
C、 一些不合理的规则需要废除
D、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细节显现人品,用语衬托修养。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
A、 过端午节,与朋友聚餐时,小吴爸爸因有事先走,他向大家说“失陪”。
B、 毕业多年,小涛去看望老师,离开时他对出门送行的老师说“请留步”。
C、 乘地铁时,小颖赶时间想赶紧出站,她对周围的乘客说“劳驾让一下”。
D、 小平参加市里组织的演讲比赛,她对帮忙审核文稿的老师说“请包涵”。
下列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的是(    )
A、 商场为了盈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
B、 面对值日,同学之间互相推诿
C、 中学生上学路上不小心剐蹭路边车辆,主动留字条道歉
D、 李林因玩游戏而失约
小李闯红灯被罚款100元:小王因装修损坏邻居家水管,赔偿对方900元:小郑因讨要工钱把老板打成重伤被判拘役3个月,罚金一万元。上述违法行为承担的法律责任分别是:(   )
A、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B、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C、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D、 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道德与法治课上,王同学分享了一个案例:某中学一名女生遭多名同宿舍同学围殴、言语侮辱等。施暴的一名女生为炫耀其行为,还上传到网络,其中两位被告案发时刚满17岁。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A、 要自觉遵规守纪,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B、 遏制校园暴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依据法律
C、 避免与他人争吵,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D、 面对校园暴力,要学会回避,善于化大为小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把“见义勇为”“敢于斗争”予以删除。对这一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成年人的事
B、 违法犯罪现象在当今社会已不多见了
C、 见义勇为不值得褒扬和敬佩
D、 中小学生要珍惜自身生命,善于斗争
初二学生小林被一成年人持刀抢走手机。对此,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自认倒霉
B、 冲上去抢回手机
C、 记住对方特征,设法报警
D、 抢其他人的手机作为补偿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