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明镜
曹多勇
桂花嫁给李三是在一个春暖花也开的日子。这一天,春风徐徐地吹,太阳暖暖地照,花朵艳艳地开。桂花是一步心一颤,一步眼一绿地走进李三的怀抱的。
桂花家住淮河岸边,李三家住八公山里,两厢距离十几里。时常里,桂花站在家门口便能瞧清八公山的四季枯荣与阴晴圆缺。春天来了,八公山一天绿似一天,一层又一层的绿厚厚地裹在山上,桂花便觉得一座山就是一只绿茸茸的球。只是这球生下根,风吹不动,雨淋不动罢了。因而桂花才愿意嫁到八公山。然而待桂花真的走进八公山,才知山上草木并没她想的那么绿,山上覆盖着的绿也没她想的那么厚。其实山里的土地很贫瘠,土是黄土,掺上石,含上碱,树木不算旺,庄稼更见瘦。李三有李三的打算,说农闲上山能砍柴,再担山外卖,这平平淡淡的日子照样能够过出别一种滋味来。桂花眼前就长出满地的绿,丰盈出一个富裕十足的未来。
李三真的就进山砍柴了。
李三新扁担、新绳索、新砍刀,一副腰身挺得溜直,一隐一隐融进山林间。李三砍回一担担柴整整齐齐码在山墙根,风吹、日晒、雨淋,待柴干得差不多了,再一担担挑往街集上卖。卖柴的地方十余里,李三清早出门,晌午回转,迟了,桂花热饭热菜焐锅里候着。桂花心里装着李三,李三心里也装着桂花。今天,李三手心里握一把桃木梳;明天,李三手心里窝三尺红头绳。有一天,李三给桂花带回一方手帕。这种手帕在手指间铺展开,还有一阵阵清香味迎脸扑过来。
李三说,这是洋手帕。又说近日街集上开了一家洋货店,专门卖洋货。洋布、洋伞、洋胰子,什么都有。
桂花眼睛猛然亮一下,问李三,可卖西洋镜?
李三点下头,说有,小的有巴掌这么小,大的有盆口那么大,明闪晃晃地一下摆出好多样。
桂花红着脸,低下声,说我想要一块。
李三搭话很干脆,说明天下集带回来,保证一准向你心。
桂花还是小小姑娘时,在别人家里见过这种西洋镜,从此也就心存一份大奢望。桂花觉得镜子不单单是镜子。镜子可以照见眼睛看得见的东西,更可照见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桂花还觉得拥有这么一面镜子,她跟李三两人的日子会更亮堂。
隔天,李三并没带回镜子。李三说,洋货店里的西洋镜一下卖光了,掌柜的说挨两天才有货。
桂花闪亮的眼睛一下一下暗淡下来,李三的一颗心痛一下子,又痛一下子。
李三是买不起西洋镜。西洋镜很贵,洋钱大一块,得一块大洋。李三想给桂花买块更大的,还得卖不少趟柴。
然而没等李三攒够钱,日本鬼子便扑过淮河围将过来。这是夏季里,日本人蚊子一般骚扰东庄、骚扰西庄,枪声惊得李三、桂花日夜不得安宁。随之,上下街集路口都被日本人把守着,喧闹的集市一下僵死去,李三砍回的一担担柴,只得整整齐齐码在房屋根,晾晒了一天又一天。又过了很多天,集市才一点一点松缓开。李三又能隔三差五担柴上集了。李三赶集,桂花一颗心松不下,时时站自家门前,两眼盯着路尽头,直到全胳膊全腿的李三进家门。
这一天,桂花没瞧见李三的人影子,却有一束亮光一闪一晃地扑过来,照了桂花的身子,照了桂花的头脸。桂花先一惊一愣,不知光亮是何物。继而明白过来,桂花伸开两只胳膊,一舞一舞迎过去,桂花还没接近光源,却被几声枪响阻隔住。桂花看见远方开枪的日本兵,也看见倒在地上的李三,还有他手里的那束永不熄灭的亮光。这时候桂花还能过去吗?桂花折转身,朝一片能躲避日本兵的眼目和子弹的密林跑过去。
李三死了,桂花还活着。活着的桂花参加了沿淮抗日联军。这年冬天的时候,桂花英勇杀敌的名声渐渐传播得很远、很开。桂花出生入死,随身始终带着一面镜子。镜面碗口大,上面凝结一片血迹,鲜鲜艳艳,怎么也擦拭不去。
(有删改)
文本二:
在生活中披沙拣金,打捞有经典品相的细节
颜同林
细节描写对于小说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带来一叶知秋、以少胜多的美学效果。1958年茅盾在《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对茹志鹃《百合花》中的细节描写赞不绝口,认为“这些细节描写,安排得这样自然和巧妙,初看时不一定感觉到它的分量,可是后来它就嵌在我们脑子里,成为人物形象的有机部分,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好的细节是作家精心遴选、打磨、创新的结晶,能让作品摇曳生姿,从而赋予整个作品经典的潜质。经典化的细节是文学经典的必备要素,一个好的细节往往闪耀着跨越时空的人性光芒。同时,经典化的细节和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之间存在各种张力结构,比如它对故事情节的支撑、烘托和充实,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暗示和托举。路遥的《人生》中,经典化的细节很多,如高加林进城卖馍的细节堪称经典:“他站住,口张了一下,但没勇气喊出声来。又张了一下口,还是不行。短短的时间里,汗水已经沁满了他的额头。四野里静悄悄的,几只雪白的蝴蝶在他面前一丛淡蓝色的野花里安详地飞着;两面山坡上茂密的苦艾发出一股新鲜刺鼻的味道。高加林感到整个大地都在敛声屏气地等待他那一声‘白蒸馍哎——!’”基于生活现场的细节纷至沓来,让高加林的性格特征得以充分彰显。
围棋贵有“眼”,小说贵有鲜活、灵动的细节。小说离不开细节描写,更离不开经典化的细节描写。作家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披沙拣金,打捞有经典品相的细节。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