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云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作者UID:11479800
日期: 2024-12-02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包容性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突出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文化密码。中华民族主张“民胞物与”“万邦协和”的天下观,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彰显出超越民族、超越文明的宽广胸怀,表达出包容互补、交流互鉴的务实态度。根据史料记载,“和合思想”和“融合包容”的理念最早出现在尧舜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和合思想”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精髓,从佛教东传、郑和下西洋到西学东渐,中华文明正是在多元融合的包容性发展过程中,不断成就新的文明形态,融汇成绵延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文明发展长河。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思想不断传入中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带来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再造和新生。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历史根基。其中,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为秉持开放包容、深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历史与现实充分证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突出的包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融通中外,也要贯通古今;既要立足中国,也要胸怀天下。因此,要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把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与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相结合,与推动“一带一路”纵深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同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贫富分化不断加大的今天,为世界贡献天下大同、共同富裕的发展模式;在个人私欲盛行于世的今天,为个人贡献立己达人、群己协调的处世之道;在民族矛盾此起彼伏的今天,为国家贡献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的包容精神……总之,以突出的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铸就实践路径,不断促进中外文明交流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以“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精神动力。全球文明倡议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有力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也是筑牢和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鲜明特质。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包容共存的基本理念,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于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民族致力于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事业的必然归宿。另一方面,全球文明倡议形成于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具体实践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推动中外文明相互影响、互学互鉴的重要根源﹐同时,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既从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获得前进的动力和智慧,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又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想升华中,通过自身发展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摘编自叶本乾、何琴《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刻地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其中,“包容性”是最能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格局和开放胸怀的特性的。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特质。以稳定的农业为基础的文化与社会,因其生态和人文的复杂性、多样性而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更加注重协作,组织、管理,重视和谐、合作、顺应自然,必然形成族群的强烈内聚、凝聚、包容以及稳定与持续的特质。“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是我国农耕社会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应对之术,其结果必然是“九州咸同”“万邦协和”。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华文明的多元并存和兼收并蓄是骨子里的品质或文化基因。中华文明自其起源与形成的早期就自带了相合相生的生态理念与和谐包容的人文情怀。 

包容性是中华文明庚续发展、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品质。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以“包容,融合、和善"为核心内涵的包容性。这种突出的包容性随着中华文明持续不断的发展、内涵的不断丰富而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是其包容性内涵不断发展、更新丰富的动力源泉。近年来,中国在探索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其中以良渚、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为代表的区域文化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基因组”和“基因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早期中国区域文化对其他文明因素的吸收融合大多不是简单的复制性效仿,而是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造和创新。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是其包容性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包括冲突在内的文化交流互动最终会形成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与认同,广泛、多样、复杂的文化融合自然会形成内涵丰富、多彩、繁盛的文化大认同。同时,在意识形态上形成跨越地理单元甚至跨越文化的共识,而成为一种文明的“中心”。这种文明中心在地理空间的合法性基础上,还会进一步成为意识上的“正统”,并以“文化基因”相传。

包容性与和平性是中华文明处世哲学及其世界交往体系一个原则的两个方面。包容与和平是当今全球多元文明的共同世界主题和人类共同价值。包容性是脱离对抗和霸权,在和平之上的更多内涵、更高层次、更大范围而构建的发展意识和文明情怀。

(摘编自高江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洞(节选)
卡夫卡

我的地洞的最大优点是宁静。我可以在我的通道上蹑着脚走好几个钟头,有时听到个把小动物的声音,不一会儿这小动物也就在我的牙齿间安静下来了;或者泥土掉落的沙沙声,它告诉我什么地方需要修缮了;除此以外便是寂静。树林中的空气透进来,既暖和又清凉。有时我惬意地伸展身子,在通道上打起滚来。通道上每隔一百米的地方,辟一个圆形的小广场,在那里我舒舒服服地蜷曲着身子,一边休息,一边使自己暖和暖和。在那里我可以甜甜蜜蜜地睡上一觉,这是和平宁静的睡眠,是满足安全感的睡眠,是实现了建立安心之所的愿望的睡眠。不知是由于过去的习惯,还是这座家屋确实存在着足够的危险,唤起我的警觉,我常常有规律地从酣睡中惊醒,肃然谛听着那日夜支配着这里的宁静,然后宽慰地微微一笑,旋即又舒展四肢,沉入更为香甜的梦乡。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虫们啊,他们在马路上、在树林中流浪,至多只能匍匐在堆积的树叶底下,或者与同类结伙,暴露在天地间的一切灾厄之中!

缜密地考虑到极端危险的情况——不是直接的追踪,而是包围-在洞穴的近中心处修建了一个中央广场。在一切其他场合,都是极端紧张的脑力劳动多,体力劳动少,这个中央广场则是我的艰巨的体力劳动的成果,比地洞里的别的部分都艰巨。

我利用这个广场来贮藏我的食物:凡是洞内抓获而目前还不需要的一切,和外面猎获的全部,我统统把它们堆放在这里。场地之大,半年的食物都放不满。于是我把东西一件一件铺了开来,在其间漫步,同时玩赏着它们,悦目于其量之多,醉心于其味之杂。任何时候,只要我想看一看储藏品,都能一目了然,而且我还可以随时进行重新排列,根据不同季节,做出必要的预计和狩猎计划。有这样一些时候:由于洞里食物富足,我对饮食漠不关心,因而对这些出没的小动物根本不去理会。由于经常从事防御准备工作,我原想充分利用地洞来进行防御的主张有了小幅度的改变和发展,我觉得将存粮稍加分散,利用某些小广场来分批贮藏,似乎更为周到些。于是我决定约每隔两个广场设一个预备储粮站,或者每隔三个设一正储粮站,每隔一个设一副储粮站,如此等等。再则,为了迷惑敌人,我划出几条道路不堆贮藏品,或者,各按它们通向主要出口的位置,挑选少数广场错杂其间。自然,每一项这样的新计划都要求艰巨的搬运工作,我必须做出新的安排,然后就是来回搬东西。当然啰,我不用着急,可以慢慢地干,把珍贵的东西衔在嘴里搬运,高兴在什么地方歇一歇,就在什么地方歇一歇。遇到可口的东西就吃它几口,这是蛮不错的。糟糕的是,我每每从梦中惊醒,就仿佛觉得目前的这种粮食分贮法是完全失算的,它会招致严重的危险,非立即加以纠正不可,睡意和疲劳也在所不顾。于是我急忙就走,快步如飞,连考虑一下的工夫都没有。为了实施这一新的、全新的计划,我不顾一切,凡是碰到嘴边的东西,就只管逮住,用牙齿咬着,拖呀,背呀,喘息着,呻吟着,踉踉跄跄地前进。只要对目前这种我感到过于危险的状况有任何些微的改变,我就心满意足了。直到睡意渐渐地消除,脑子完全清醒过来,我几乎不理解何以有这一番极度的紧张活动,对于被自己扰乱了的家里的和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重新回到我的卧所,由于新造成的劳累而立即睡着了。 

此后又有一些时候,我觉得还是把所有的食粮集中于一个场地为上策。贮藏在小广场上对我会有什么好处呢?那里到底放得下多少东西呢?无论你拿什么放到那里去,都会堵塞道路,一旦有防务活动,奔跑起来,说不定反而成为我的障碍。再说,分成这么多摊,不会散失很多吗?我总不能老在纵横交错的通道上四处奔跑,以便看看是否一切仍然原封未动。分散贮藏的基本想法是对的,但必须有个前提:拥有好几个像我的城郭这样的场地。好几个城郭!一点不假!但是谁能够把它们建筑起来呢?在我的地洞建造的总计划中,现在也没有增添的余地了。我承认,这一点正是我的地洞的缺陷,就好比任何东西如果只有一种样品时,都有缺陷一样。而且我也承认,在建设整个地洞期间,我对于拥有几个城郭的要求在自己的意识中是模糊不清的,如果说我有过这一良好愿望,那就清清楚楚了。我没有按照那种要求去做,对于这项巨大的工程,我感到自己太弱了,甚至,我就是想象一下这项工程的必要性也感到自己太弱了。我以同样模糊的感觉聊以自慰,这在平常是难以做到的,但在这一场合我却做到了。现在我只拥有一个城郭,但觉得一个不够用的那种模糊感觉,已经消失了。不管如何,我只得满足于一个。想用许多小广场来代替它是代替不了的。所以,当这种想法在我心中热起来的时候,我就又动手把各个小广场上的所有东西重新搬回城郭里。 

(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刘备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终其身无成焉。且夫不有所弃,不可以得天下之势;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是故地有所不取,城有所不攻,胜有所不就,败有所不避。其来不喜,其去不怒,肆天下之所为而徐制其后,乃有济。

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于其战巨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巨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巨鹿之战也。

或曰:“虽然,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于巨鹿。籍诚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与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与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则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战国时,魏伐赵,齐救之,田忌引兵疾走大梁,因存赵而破魏。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敝,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选自苏淘《权书·项籍》,有删改)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