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 2025-04-02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如果要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总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而谈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则会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与西方政治文明源头相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希腊城邦中的外邦人和奴隶,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
B、 凯撒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
《唐顿庄园》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英剧之一,讲述了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有关中世纪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庄园中的农民要向国王缴税
B、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
C、 领主可随意没收农民的土地
D、 庄园法庭由领主主持,领主的特权不受一定限制
一条“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岁月悠悠,昔日阿拉伯商人留下的足迹,至今依旧令世人向往探寻。下列关于这个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
C、 穆罕默德开创了地跨两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D、 《天方夜谭》是古代欧洲文学瑰宝
“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B、 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 庄园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D、 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昌盛的。古代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古代亚非文明一览表填写完整。

发源地

文明名称

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北非的①流域

古代埃及文明

金字塔是其文明标志之一。

西亚的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②》。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文明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③”。

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

古代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明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④,开始有了文字可考的历史。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公元前4世纪”建立“帝国”的人是谁?“商人们”行走的这条商路叫什么?这两个事件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这句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欧洲国家羸弱,领主恣肆,土豪横行,教会攫取大量权力,但并未陷入战争,若干年后反而成为“文艺复兴”的沃土,诞生了引领近代世界的文明。关键在于其多元权力格局,以及维护这种格局的契约精神。国王与领主,领主与陪臣之间,可用分封与受封、效忠与被效忠来界定。虽有上下位之分,但上位者严重违约,下位者可拒绝效忠,甚至诉诸武力。领主与陪臣各有权力范围,不得越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欧洲引领世界文明的原因。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途径。根据材料,概括西欧市民拥有哪些“自由”?

材料三   10世纪城市重新兴起,11世纪以后,一些城市活跃起来。城市那时有城墙,城墙内街道交错。街道上布满了作坊,各类作坊有比较细密的分工,比如纺织作坊有洗毛、梳毛、纺线、织布、染色;制陶作坊有拌料、成型、上釉、绘画、焙烧;制靴作坊有打样、作底、作帮、缝鞋等。常常一条街上的作坊都是一种行业,形成了铜匠街、皮革匠街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的作坊主脱离劳动,成为了资本家;大多数人则沦为了雇佣工人。于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城市中出现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经济的特点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消散。”

(1)阅读材料一,指出揭开“这层纱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这层纱幕”消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大死亡使人们冲破了教会的禁欲观念,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同时对人生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于是意味着死亡的黑死病,却迎来了人类历史中灿烂的时代。随着从14世纪的大瘟疫中恢复过来,西欧迸发出一群光辉灿烂的名字。

——摘编自宋耀良《黑死病与文艺复兴运动》

(2)依据材料二,说出“灿烂的时代”的核心思想。列举这一时代一个“光辉灿烂的名字”及其作品,同时结合新冠疫情谈谈瘟疫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材料三   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被作为奴隶辗转贩卖,在种植园中辛苦劳作。他的子孙也只能是世世代代被卖来卖去,书中写道:“就是为白人工作一千年后,你还是黑奴”。在黑奴拍卖台上,一位黑人母亲当众摔死自己亲生的婴儿,为的是“你们对我所做的一切,休想再做到我孩子身上。”

材料四   2020年5月,美国白人警察无故当街跪压虐杀黑人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死前连呼“我不能呼吸!”“妈妈!”“妈妈!”为反对警察暴行,美国多地掀起抗议浪潮,但评论家指出“弗洛伊德之死”难以改变美国数百年以来对黑人的结构性压迫。

(3)依据材料三,说出昆塔及其他黑人的悲惨遭遇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黑奴贸易的认识。
甲同学在“历史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承担“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变化”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新航路开辟

原产美洲的辣椒、西红柿、玉米、花生、土豆,明朝中叶之后辗转传入我国。今天,世界的植物食品中有1/3的品种来自美洲。新物种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欧洲和亚洲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约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杀手是旧大陆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等。

各种驯养的动物,猪、马、牛、羊等被引进美洲,为美洲人民提供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也引入美洲。

新航路开辟后,欧亚之间商品流通量大为增加。美洲的商品如烟草、可可等出现在各国市场。中国的茶叶、东方的香料也大量销往欧洲,仅香料的销售量就扩大了30倍。

北美印第安人培植了两种主要经济作物:棉花和烟草,以及在现代药物学上占据显著地位的几种药材,比如提取奎宁用的金鸡纳树皮、制作镇痛剂的曼陀罗等。

欧洲殖民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残酷屠杀和传染病的流行,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殖民者将目光投向非洲,以黑人为特殊商品的罪恶贸易开始了。

新航路开辟后,实现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欧洲白种人和非洲黑种人的大规模迁移,把美洲改变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如今,居住美洲大陆的是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

世界贸易格局开始改变。世界贸易不再是旧大陆范围内的东西方贸易,而是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