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江门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作者UID:24304773
日期: 2025-01-01
月考试卷
积累运用(29分
阅读(4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棓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某罪有余责,尚叨一麾,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之俗,躁而无刚。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溪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

(节选自范仲淹《与晏尚书》,有删改)

【注释】①此时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获罪,被貶至睦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一种强大,叫磨砺

石川

    ①心智正常的人,是没有不希望自己活得强大的。

    ②这种强大,不是指身材的魁伟,亦非指气势的威猛,而是指扬在脸上的自信和刻在内心里的坚韧,能执着理想,直面现实,自如地管理和掌控自己,独立地应对一切突变和危难。

    ③强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想有就有的,而是需要仰仗后天的磨砺。只要愿意接受各种挑战,愿意把自己放到各种艰难困苦的磨刀石上去磨砺,就可以不断接近预定目标直至抵达,成为一个强大的人。

    ④天资平平不可怕。只要舍得磨砺,将符合自己期望而又正确的事紧盯不放,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有一股子钻劲、蛮劲、韧劲、牛劲和倔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你不仅可以变得聪慧与高明,而且可以蜕变得异常强大。

    ⑤晚清重臣曾国藩,对朝廷的贡献有口皆碑。但他并不是生来聪慧,悟性极高,而是普通的“中人”。曾国藩13岁时,某晚在灯下背书,一靈贼想偷点东西,藏于房梁,只等他入睡后好下手行窃。哪知等到天亮,曾国藩还没把书背出来。这贼实在憋不住了,就从房梁上跳下来,趾高气扬地背完书后,扬长而去。14岁曾国藩参加县试,前后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还是个倒数第2名。与其同时代的湖南老乡左宗棠就有点瞧不上他。

    ⑥但曾国藩敢于磨砺自己,认定的事情,从不随意放弃。不擅长读书,就下笨功夫,不读懂弄通一本,绝不开始下一本。不会打仗,就自己摸索,从一兵一卒开始操练,遇到问题就时时反躬自省,硬是打造出了一支威震四海的湘军。曾国藩在磨砺中修炼成了湘军的统帅、晚清的大学问家,收获了辉煌的人生。

    ⑦起点很低,只是暂时的劣势。只要不甘于落后,始终追赶不放弃,遇困难不怕苦、逢挫折不气馁、懈怠时多激励、遭嘲讽不菲薄,把握好时机,将无转有,将少增多,将短变长,将长做优,不仅可以迎头赶上,甚至还可以强大到示范引领。

    ⑧单腿创业的陈湘宇就是这样的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小儿麻痹症一只腿严重萎缩,人生起点可谓低到尘埃里,但他不怨病魔的无情,不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与不完美拥抱,与不方便共舞,满眼的未来与希望,满脸的阳光与灿烂,滿身的朝气与活力,硬是凭着一只腿搭建起自己成功的人生。他不仅考上了名牌大学,而且毕业后自食其力,创办公司,一点一滴把公司做成了国内最大的独立手游发行平台,吸纳了近1000人就业,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而且成全了不少人的梦想。

    ⑨条件不全,更是可以创设。只要思想不滑坡,行为不懒惰,始终心有所向,发愤图强,拥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不仅可以逐步改善自己的条件,而且能把自己的意志也锻造得像钢铁般坚强。

    ⑩按照起步条件,谭谈要成为一名著名作家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开始创作时,他就是初中肆业生的文化水平,信都难以写完整,更不知道什么是小说、散文、诗歌……。但他并没有折服于命运,家里条件艰苦,没能在学校里继续念书,他就在工作之余逛书店,泡阅览室、图书馆,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书刊。他千方百计挤时间练习写作,从学着办黑板报开始,锻炼自己的文笔,日复一日地坚持,长期不懈地磨砺,他的创作思想越发独到深刻,表达更加行云流水,作品也越来越让人喜爱。从刊登于黑板报上的小通讯《假日里的忙人》被转载于《汕头日报》开始,他终于踏上了美好却异常坎坷的文学创作之路。后来,他发表许多小说、散文、诗歌和报告文学,其小说《山道弯弯》《风雨山中路》《山野情》等还获得了大奖。“____,____”谭谈的强大之路,靠的就是不断磨砺,靠的就是将人生之船舵掌握在自己手里。

    ⑪禀赋好者,起点高者,条件优越者,要是在实践中敢吃“螃蟹”,敢于千锤百炼,强大起来的速度还会更快。但要是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畏惧失败,所有的拥有,不仅会消耗殆尽,本来触手可及的目标也可能变为镜花水月。天资差者,起点低者,条件缺者,只要不甘沉沦,不自轻自贱,勇于与厄运挑战,敢于绝地反击,依然可以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和苦尽甜来。

(2022年7月《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外婆是美人

薛舒

    ①外婆是美人,从对她有记忆起,我就这样认为。尤其是我小时候,更是觉得世上没有比外婆更美的女人了。

    ②放学回家,刚进楼道,我就发现外婆来了。她站在走廊里的煤球炉边,炉子上坐着一口钢精锅,锅正冒热气。我大喊:“外婆!”她扭过头,大眼睛笑盈盈,鹅蛋脸,墨绿色棉袄罩衫正合身。“要吃肉汤团,还是黑洋酥汤团?”肉汤团自然好,可黑洋酥汤团也是好的,我纠结起来。她不等我回答,已替我决定:两只肉的,一只黑洋酥的。她的决定总是合我心意,她还总是那么好看。好看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来,我就能享用各种美食,这一天,我便可拥有充沛的快乐。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人,就是美的吧!)

    ③我的初中前生活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生养了七个子女,我的母亲是老大。有时我骑在小舅肩膀上去镇上的大礼堂看新上映的电影,有时下雨天被小姨背着送去幼儿园,有时外公下班回家给我带一个面包或者一卷山楂片……某日,外婆做的午饭是雪菜肉丝面,我不爱吃面,吸嘴生气,缠着外婆要吃别的。外婆捧着一大碗汤面看着我,大眼睛一亮,笑盈盈地说:“不要吃面?那,要不要吃糕?”“要啊!”我大喜,“什么糕?”外婆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量衣尺,脸上依然挂着盈盈的笑意:“竹板糕,拿手来。”我缩手逃窜。她竟然还笑,笑出了哈哈声,惹得阿姨、阿舅们也哄然大笑。伴随着七八张嘴吸溜面条的声音,一家人倒吃出了层出不穷的喝彩。教训小孩时也要笑着,这样的人总是美的。

    ④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开始臭美了。外婆开橱门的时候,一不小心露出了橱底的一片绚丽。“那是什么?”我问。外婆干脆把它们拿出来,一件件抖开,缎子旗袍、织锦夹袄、对襟绸布短衫……她念叨着,略显粗糙的手里,那些漂亮衣服闪烁着丝织品细腻柔软的光芒。外婆带着一脸神秘的笑:“猜猜这是谁的?”我脱口而出:“我的。”外婆又笑:“才不是你的,是我的。等你长大,要出嫁时,让你选一件。”我跳起来,扑向一条水红色绣花香云纱裙。外婆一把搂起所有衣服:“不是现在,是以后,等你长大。”好吧,等我长大,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件穿上,也做一回美人。可是,拥有这么多漂亮衣服的人,才是最美的那一个人吧!

    ⑤我愈发认定了外婆的美人属性,虽然,我从未听到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人说她美。

    ⑥那一年,大舅从云南回上海。大舅要结婚了,婚房就是外公外婆那间宽敞的卧房。打扫婚房的那一天,整理衣橱,又整理红木镜台——那张有着十多个抽屉和一面大镜子的桌子。外婆打开中间最大的抽屉,一本厚重的相册赫然躺在其中。外婆搬出相册,翻开。第一页,一张黑白照片,穿白色婚纱的新娘,顶着一头发,鹅蛋脸光滑白嫩。她身边站着的新郎,是一位儒雅俊朗、西装革履的青年男子。我惊叫起来:“外婆,这个新娘是你吗?可是你身边的新郎是谁?外公吗?”

    ⑦我一边确认着这个儒雅俊朗的白面书生是外公,一边对比着那个满脸愁绪、双眼间镶嵌着忧虑的中年男子。对,那时候,外公顶多只是个中年男子,可他身上随时携带着的某种迂腐气息,以及他总是弯驼着背脊的样子,让他在我眼里已然成为一个“老头”。

    ⑧很多年过去了,跌宕起伏的生活早早把外公磨成了一个愁容满面的小老头,却并没有把忧愁种植到外婆的脸上。外婆脸上依然挂着盈盈的笑意,眼睛依旧大,只是眼角布满鱼尾纹,蛋脸也已松弛。凑近了,隐隐可闻到雪花膏的香气,刚烫过的短鬟发里夹杂着几丝霜白。这让她的美,竟带了些许克制与深沉。

    ⑨大约就是从那时起,我便确信了外婆之于我有特殊的“美”的感觉。长大后,每遇需要送外婆礼物的日子,我都会挑选粉底、口红、面霜之类,她亦总是欢喜地接纳。在家族聚会的日子里,外婆常略施粉黛、浅笑清悦。偶尔,在我的鼓动下,她还会哼起那些老歌老调,声音自是已难婉转,脸上的表情却还是真挚与欢喜的――眼睛不再是玲珑的大,眼皮有些耷拉,目光却是醺然的,一副美人陶醉的样子。

    ⑩外婆于92岁高寿去世,____。

(选自《读者》2023年16期,有删改)

作文(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