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是指个体过度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将游戏作为对现实中无法满足愿望的一种替代性补偿,如对归属感和成就感的渴望。若是脱离游戏,就会产生失落、挫折、自闭等诸多心理问题。研究发现,社会舆论对游戏的片面宣传和对网络游戏内容的过分接纳,
学校和老师管控游戏的行为因缺少政策支持和制度依据显得苍白无力,亲子沟通不畅和亲子时间短暂以及个体自我调控力不强等因素都与网络游戏成瘾有密切关系。它已经成为中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无形之毒”,如果中学生染上这种“无形之毒”,就会给自己各方面都造成巨大的危害。
②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各个器官发育的关键阶段。长时间打游戏容易造成眼部疾病,同时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疲惫状态,可能出现失眠、头疼、食欲下降等问题。媒体曾报道莆田市一名12岁男生就因暑假沉溺在一款网络游戏里,经常一玩就是5个多小时,最后突然头痛胸闷,意外猝死。
③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快速发展且极不稳定的时期。然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使游戏中的“理想我”与现实中的“真实我”无法融合,无法客观地认识自我与他人。同时,由于长时间从事单一活动和被动式思考,严重影响中学生想象力、创造力、逻辑能力的发展,使心理受到创伤。
④初中生处于青春期,行为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很多网络游戏都涉及暴力、凶杀甚至色情内容,等于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其负面的“榜样”,稚嫩的中学生极易在现实世界进行模仿,导致自己在行为方面很容易冲动、偏激。
【材料二】
为了解初中生网络游戏成瘾现状, XX 学校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XX 学校网络游戏成瘾现状调查统计表
——摘自《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分析》,有调整。
【材料三】
①2020年初,因为新冠疫情,中小学生上网课。还不到一周, XX学校的班主任廖老师就收到了网络游戏成瘾学生云鹏自己、他母亲、他数学老师的求助信息。
②云鹏:廖老师,我知道打游戏不好,我眼睛都300多度了,上课晕乎乎的,脑子里都是游戏画面和游戏里的完美人物,觉得身边人都好丑,好无聊,我成绩也因此下滑得厉害,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呀!
③廖老师:你先不要苦恼自责,试着放下手机去操场散散步。和朋友聊聊天,你也可以去打篮球,读些自己喜欢的书,慢慢地戒掉,别着急。
④云鹏妈妈:廖老师,我和他爸爸因为云鹏打游戏的事产生了分歧,他爸总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网络时代打打游戏也没事,不会影响学习。还总觉得孩子打游戏很专注,让家长省心。我让他陪孩子一起多运动戒掉游戏成瘾,他觉得家长陪着也没啥用,等过两年他们大点了有自制力就好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服他俩了。
⑤廖老师:云鹏妈妈,你先不要着急。我给您一个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结论应该可以劝说云鹏爸爸。
⑥数学李老师:廖老师,网课视频时,我发现好几次云鹏挂机打游戏,不认真听讲。我真的很痛心,他原来成绩还不错,现在下滑这么厉害,打游戏太耽误他学习了,批评了多次也不管用,他总是和老师变着法地“打游击”。我们该怎么办呢?
⑦廖老师:哎,我的语文课他也打,打游戏太普遍了,我们作为老师尽量在课堂上多帮助他们,多给予他们关注和鼓励。我打算开个有关“网络游戏成瘾”的专题班会引导一下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