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1-23
中考模拟
基础题
默写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脑波信息考勤机

柳静

    ①在美国一座庄严宏伟的大楼前,一群衣冠楚楚的人依次排队通过大楼门厅口时,面对一台大屏幕液晶电脑,突然显露出十分怪异的举止:有的人捂着肚子捧腹大笑,有的人突然紧闭双眼喃喃自语,有的人拽着胸前的领带跳起街舞,有的人则发出怪异阴森的冷笑。之后,电脑屏幕会发出可以顺利通过的信号,这些人转而又面容严谨地走向大楼里的电梯间。

    ②这个宏伟的建筑物就是闻名世界的美国五角大楼,这些着装整齐的人便是五角大楼里的办公人员,而那台液晶电脑便是验证他们身份的脑波信息考勤机。五角大楼是美国最高军事指挥机关﹣﹣美国国防部总部的所在地。在这个重要场所,如果混进一个不法之徒,将会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因此,美国国防部对在这里上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进行严谨的身份验证过程。

    ③2016年初,由美国宾汉姆顿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莎瑞拉兹洛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助理教授金展鹏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个独特的脑波信息考勤机。

    ④研究刚开始时,科学家们利用研发出的“脑波”计算机软件系统,记录了50名佩戴了脑电图头套的实验者在观看电脑上500张各异图片时的大脑活动,以获取不同人对这些图片的大脑独特反应。图片上印有一块披萨、一艘船、安妮•海瑟薇(美国女影星)的肖像或谜语等。研究人员发现,实验者的大脑对每张图片的反应都不同,通过记录参与者对特定图片的特定反应,计算机系统可确定每一名实验者的脑波信息,准确率高达100%,而且这种信息,他人是无法模仿和盗取的。莎瑞拉兹洛认为:“基于此,我们就能通过只观察某个人的大脑活动而识别他的身份。”

    ⑤研究人员还认为,人的指纹和面部信息都可能被恶意窃取,而利用大脑生物统计学的方法,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安全系统可以采用脑波信息来核实人们的身份。如果一个人的指纹信息被窃取,那么这个人不可能再重新长出一根手指来代替被窃取的指纹,该信息会永久泄漏,所以指纹信息无法删除。

    ⑥相比而言,脑电波不可能被伪造窃取,即使罪犯成功窃取到了受害者的脑电波信息数据,并且在验证身份时也模仿着受害者的脑电波,但是在这种非正常的状态下,此脑电波信息就能识别出此罪犯并非真正的主人,并意识到主人的信息正在被伪造,这时它将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如此一来,它就成为世上独一无二、不可模仿的信息。

(选自《知识窗》2016年第7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学界典范

冯鹏生

   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2005年6月30日,寿年96岁。他是名闻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记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12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学打扰。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

    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置之书橱,30年来,从未敢张挂。

    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1986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书架20多年矣。

    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使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4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抱96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

    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名著导读
写作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