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代书法“文化缺失”论的逻辑指向

    伴随改革开放以来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这当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书法文化内涵缺失有所担忧的论调。学者们在文章中不同程度地对当代书家传统文化修养的缺失、当代书作文化价值的弱化、当代书法展览中的文化失语症等现象提出了批评。若具体分析,当代书法“文化缺失”论的指向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作者的文化身份;二是作品的文字内容。

    首先,学者对当代书法缺乏文化内涵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书写者文化身份的不认同。我们知道,传统书法家的构成是以文人为主体的,而时至今日,书法家的构成是比较多元的,既有专业化、职业化的书法工作者,也有在政界、学界、商界从事各类工作的书法创作者,他们与传统文人的知识结构相比较,对古文字的学习与使用,对古文经典的记忆与理解,对古典文学的创作与欣赏,都是令人远逊古人之处。正因如此,众多学者提出书家要多读书,增加古文与古诗词的学习与创作,这自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也应明确,读书多是不可能直接带来书法境界提高的,否则,当代最有成就的书家应该是著作等身的文史哲专家了。

    “文化缺失”批评对当代书法的文化价值提出质疑的另一个方向集中于书写的文字内容方面。当代书法文字内容所折射出的文化缺失主要体现在展览书法中的文字硬伤与内容抄录现象。有专家指出,包括“国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获奖提名和获奖作品都难逃作品硬伤和扣分的厄运,在57位获奖提名的作者中有41位因作品有硬伤被扣分。而在文化考试中找枪手作诗,或作诗平仄押韵不能合律的又不在少数。

    文字硬伤包括错别字的出现、繁简体的混乱、多音多义字的误用等方面,无论历史原因如何,在书法展览中出现都是不应被容忍的。而关于书法抄写古诗词还是自作诗词的难题,同样困扰着当代书坛。早期的被我们现代人当作书法作品的书迹则基本是用以记录、传播文字内容的实用书写。宋元之际,文人遣兴的书写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书家在作品中抄录前人名篇或自作诗词的现象才日益普遍,“诗书一体”的理念才逐渐为人所接受。即便如此,是否书写自作诗词,并不能成为一件书法作品是否成功的必然依据。有能力的作者当然可以写自作诗。如果技法水平高,自作诗词则是锦上添花;如果创作能力低,即便内容是自作的,也不过是抄录记载的普通书写。

    脱离了实际使用功能的毛笔书写对应着丧失了语言环境的文言诗词,当代书法“写什么”的确是个很费思量的问题。有鉴于此,书坛出现了“情境书法”“阅读书法”“居室书法”等倡导,其目的就是用以规避展厅书法带来的审美疲劳,凸显书法的实用和欣赏的群众基础,回归书斋式可赏可读的书法创作模式。

(摘编自王晓亮《“文化缺失”批评语境下当代书法高效教育的担当》)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