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过程。在一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要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的情况。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全国作物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增产途径。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
——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中国近代,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一系列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促进了近代农业科技同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同时又饬令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使沉睡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经济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转化,农业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也越来越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并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