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塞罕坝三代人的造林传奇

车社

    ①塞罕坝机械林场是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一处大型国有林场,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出了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生态环境已严重恶化,成为人迹罕至的荒原。为遏制沙漠逼近北京、涵养京津地区水源,国家决定在河北北部建立大型机械林场。紧急集合起来的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在1962年的深秋,凿开了塞罕坝的第一个树坑,开启了三代人55年的造林传奇。

    ③上坝后,超出想象的困难一度冷却了第一代塞罕坝人的热情和激情。塞罕坝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3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7个月,年均无霜期仅64天,年均6级以上大风日数76天。一位老职工回忆说:“大雪被风一刮,屋内就是一层冰,即使抱着火炉子也不会有热的感觉。晚上睡觉要戴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缺少粮食,就吃黑莜面加野菜;缺少副食,多数时间只能吃咸菜,有时能吃上点儿盐水泡黄豆就是难得的美味了。塞罕坝偏远闭塞,道路不通,没有电,人们吃饭、睡觉、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孤独和寂寞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他们的心理极限。但最痛苦的,还是造林遇到的种种困难:由于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的经验,前两年造林成活率不到8%。

    ④“不是树的问题,而是外调树木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问题!”关键时刻,林场首任党委书记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改进了传统的遮阴育苗法,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1964年4月20日,又挑选了120名员工,调集了最精良的装备,挺进位于总场东北部10公里处的马蹄坑。早春的塞罕坝,白天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每个人的雨衣外面都溅满了泥浆,冻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咣咣”直响。他们大干3天,马蹄坑坡上全部栽上了落叶松。20天后,放叶率达96.6%。面对一片稚嫩的绿色。信心,开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上回暖。

    ⑤创业难,守业更难。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滢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防火瞭望员赵福洲、陈秀玲夫妇,每年都要在不通水电、没有人烟的望火楼待上好几个月,用的是煤油灯、蜡烛,吃的是咸菜、干馍。在每年近10个月的防火期里,他们每隔15分钟就要瞭望一次,一天要瞭望96次,一年要瞭望28000次……55年来,共有近20对夫妻守过望火楼。这55年间,上百万亩的塞罕坝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⑥如今,1962年最早上坝的那一批学生多数已经逝去。他们去世时平均年龄只有52岁,但他们却变成了永恒的传奇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