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城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俗称可燃冰。可燃冰分布广泛,占用体积小,蕴含能量大。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研究发现,1立方米可燃冰最多可分解为164立方米甲烷,是一种清洁环保、燃烧值高的新型能源,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通过勘查,中国已在海域圈定了6个成矿远景区;陆地方面,青南藏北也优选了9个有利区块。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可满足未来近200年的能源需求。自上世纪60年代起,以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都制订了可燃冰勘探开发研究计划,中国也随即响应。
(摘编自李代广《神秘的可燃冰》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预测海城可燃冰地质资源量表
来源 | 评价海区 | 资源量 体积/1012m3 | 存在带 面积/104km2 | 存在带 厚度/m |
姚伯初2001年预测 | 南海 | 86.85 | 93 | 2.41 |
杨文达等2004年预测 | 东海 | 1.9-9.8 | 1.12 | 11 |
卢振权等2007年预测 | 南海北部陆坡 | 63 | ||
王秀娟等2010年预测 | 神狐海域 | 0.1 | 18-34 |
(摘编自孙运宝《国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评价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三:
据自然资源部官方微博消息,3月26日,中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任务。2017年5月10日,中国在神狐海域进行了第一轮成功试采,60天累计产气量超过30万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达99.5%,为后续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此次试采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一是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二是自主研发了一套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装备体系,大大提高了深海探测与开发能力。这些技术装备在海洋资源开发、涉海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将带动形成新的深海技术装备产业链,增强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能力。三是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和监测体系,试采过程中甲烷无泄漏,未发生地质灾害,进一步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的可行性。
(摘编自2020年3月268中国新闻网《中国可燃冰开采创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
材料四:
中国石油大学陈光进教授曾指出,贸然开采海洋中的可燃冰可能会引起地质和生态灾难。另外,技术瓶颈只是可燃冰开采的障碍之一。从开发成本角度看,可燃冰的经济效益是否足以与石油、天然气媲美,也存在疑问。专家们认为,可燃冰分离出的气体体积较大,运输难度极大,需要建造海底管道,或将气体液化,因此不仅是开采,储存和运送的成本也相当高。这些障碍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中国经济具有完备的大工业体系和独立自主的科研平台,市场潜力巨大,有可能形成完整的、自主的产业链体系。因此,在能源战略上中国必须有长远打算。
据估算,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资源储量够用130年,陆上可燃冰的远景储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这些数据说明,在可控核聚变这个“终极能源”实现之前,中国在能源战略上需要“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中国作为能源短缺型的后发工业大国,就算页岩气、可燃冰是“权宜之计”,我们也怠慢不得,从研发到开采,该跟上还是要跟上。以中国的技术储备和科研实力,应该有足够的力量来“多条腿走路”:既要锁定核能这个主攻方向,下大力攻关,争取“领跑”;也要在各类“新能源”领城,追踪世界技术潮流,盯紧了“跟跑”。
(摘编自众石《可燃冰不是救命稻草》,2013年3月18 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