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关于“中国空间站”的主题阅读
天宫,在21世纪第三个10年的中国,被赋予更多科学与梦想的色形,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航天的新名片——天宫空间站。这是中国人自主建造的近地裁人空间站。
4月29日,椰风林语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伴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和银目的蓝白色火焰,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和号送入高度340 -450 公里的近地轨道,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舱段——核心舱。随着天和升空,属于中国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大幕正式拉开。紧锣密鼓的载人航天大戏开始了。
我们为何要建造自己的空间站呢?
说起空间站,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国际空间站,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它的规模有400多吨,由美国、俄罗斯等16国联合,先后经历12年建造完成。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任务总设计师杨宏说,空间站作为长期在轨运行的“太空母港”,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因此,空间站工程将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高度重视。”杨宏说。然而,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大门,并未向中国敞开,我们走上了自主研制建造的道路。
中国空间站要建成什么样呢?
有了中国空间站,就意味着中国人在太空有了一个“家”。这个“家”的基本构型有3个舱段,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轮,核心舱居中,两个实验舱连接于两侧,整体呈T字构型,供航天员工作活动的空间可达110立方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形象地比喻:如果说神舟飞船是一辆轿车,那么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是一室一厅的房子,而中国空间站则像是三室两厅还带储藏间,算是“豪宅”了。
4月29日发射的核心舱,就是“豪宅”中最大的房间。(A)核心舱全长16.6米,最大直径4.2米,发射质量22.5吨,可支持3名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航天器。它既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还能支持开展少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核心舱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施丽铭打了个比方:核心舱好比是大树的树干,其他的舱段都会安装在它的接口上,如同大树的枝叶,不断向外延伸。她告诉记者,(B)核心舱的长度比5层楼房还要高,直径比火车和地铁的车厢还要宽不少,体积比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位都大,航天员入驻后,活动空间非常宽敞。此外,核心舱的重量相当于3辆大客车的重量,同样也超过国际空间站的任何一个舱。
实验舱Ⅰ名为“问天”,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Ⅰ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4月30日文章《天宫,不再遥远》,有删改)
[材料二]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启动,规划了“三步走”战略,如今已进入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空间站是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大中型载人航天器,能够让人长久在太空生活,靠货运飞船实现推进剂和消耗品的补充,可以通过航天员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换而延长寿命或改变、扩充功能,堪称太空定居点。
从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用6艘载人飞船、5艘无人飞船、一艘货运飞船、一个目标飞行器和一个空间实验室,支持11名中国航天员、14人次完成多越太空之旅。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正是通过历次“神舟”和“天宫”飞行任务,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铺就了一条稳妥可靠的建造之路。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神舟五号飞船乘着火箭拔地而起,载着首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人的身影留在了浩瀚太空。
空间站并非是来回地球的航天器,要建空间站,就要先拥有用于运送人员的天地往返运输器。
航天专家介绍,飞船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为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物资。此外,人在空间站内长期工作和生活,随时都可能出现危险,如航天员突发疾病,空间碎片或流星击穿航天员生活的压力舱舱壁等。这时就需要航天员马上撒离空间站,返回地面。由于飞船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因此很适宜作为“救生船”长期停靠在空间站。神舟载人飞船可支持3名航天员实现天地往返,在空间站停靠期间也作为“救生船”,用于航天员应急救生和返回。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把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3名航天员顺利送上太空,这3位都属马的中国航天员开始了太空旅行。仅仅用了两天适应陌生的太空环境后,翟志刚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密切配合下,完成首次太空出舱行走,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轨道实现了中国人与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让茫茫太空多了一抹五星红旗的鲜艳。
神舟七号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意味着空间出舱关键技术已被突破,这为空间站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一场曼妙的太空之舞在距地球343公里的轨道上演。两位“舞者”,是中国两个航天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12 把对接锁准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工作,天宫与神舟牵手相拥,开始12天的“双人太空之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当今航天领域最为复杂的技术之一,对接规模大、技术复杂、风险多,是建设空间站必须走出的关键一步。
“不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建设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的设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周建平说。空间交会对接是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必须突破的重要基本技术。载人飞船的主要用途是为空间站提供运输服务,所以必须攻克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样才能把航天员和所需物资及设备运到空间站上,并让飞船长期停靠在空间站上。
自此,天地往返、太空出舱、空间交会对接这三大载人航天活动基本技术,已被全部掌握。对中国航天员来说,已经能在近地轨道自由出入,建造空间站也具备了基本条件。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30日文章《中国空间站,一步步走来》,有删改)
[材料三]
虽然地球引力可以让我们脚踏实地;磁场和大气层可以让我们免受宇宙辐射威胁。但这种保护,某种意义上也是阻碍。在观测宇宙方面,大气层相当于一层滤镜,许多天体是我们在地面上无法观测到的。而在空间站当中,可以用太空望远镜,来对宇宙进行更精确、更清晰的观察。
在材料合成方面,空间站的建设也有着重要意义。受限于重力,地球上很多金属材料无法融合在一起做成合金。而在太空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处于失重状态的空间站有条件把地面上无法相融的金属加热之后在太空当中合成到一起,进而制造出很多新型合金。美国在其航天器上,加工出了铝铅、铥锗、铅锌、铝铜等合金。太空合金所具备的强度、抗疲劳程度、导电率、导热率等性能都比地面上加工出来的材料要高得多。我们可以展望,如果这些新型材料能够大量生产,将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何种改变。
此外,空间站中可以生成新的蛋白质和材料。在失重环境下,蛋白质晶体的生长效果比在地西上更好。科学家可以通过合成这种新型蛋白质研发新药,也可以对很多疑难 杂症的致病机理进行更通透的了解。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2021年5月5日文章,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