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文化
牛在中国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的动物,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称牛为“仁畜”,甚至誉为“神牛”“金牛”,牛文化也随之产生。
牛与畜牧农耕
牛是人类较早驯服的动物,是古代重要的畜牧对象。古代有“六牲”“五牲”之说,牛都位居榜首。从畜牧的“牧”字可见牛与畜牧的关系。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社会,牛是第一生产力。牛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在传统的运输工具中,牛车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牛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一个符号,有着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思,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牛文化不但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畜牧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渗透到了民间的文化事象中。牛不但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之源,还寄托着人们的某些精神信仰。远古的牛崇拜意识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里,形成了一种集体意识,以致后世人们表达情意时常使用“牛”或与牛有关的文化事象。
牛与社会政治
牛是“物之大”者,在甲骨文中,“物”的偏旁从“牛”,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时期,牛对人们关于物质的认识有着极大的影响。马克思曾说:“拥有它们(家畜)便给予人类心灵以关于财富的最初概念”。到原始社会末期,牛逐渐不再是氏族的共有财产,而成为家庭乃至个人的财富。
在国家的祭祀之礼上,牛属于最高规格的祭品,只有天子、诸侯、大夫才有资格享用。虽然牛也曾用于战争,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牛的作用还是体现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卖剑买牛”就意味着军人或盗匪放下兵器,发展生产。“牛”象征着安宁富足的和平生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意识到牛是稼穑之本,于是利用各种法令保护、扩充耕牛。古代政治家也认为牛关乎江山社稷。
牛与社会文化
“牛”字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包含褒义、中性义和贬义。褒义一般有三大类意义,一种形容忠厚老实、任劳任怨的精神。此意在成语中较多见,如呼牛作马、当牛做马等。人们常以牛自喻,比如倡导做革命的老黄牛、人民的孺子牛、新时代的垦荒牛,牛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为世人所喜爱与赞赏。一种形容事物量多或个体大。表达事物量多,如成语多如牛毛、牛毛细雨;在形容事物强大时,常加一个“牛”字,如牛高马大、牛刀小试等;另一种是形容在某一行业或领域非常出色,如牛人、牛气冲天。中性义一般表示牛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如老牛拉犁——有心无力,汗牛充栋等。贬义代表的层面较多,无论是成语、谚语、歇后语还是其他俗语,意义都十分丰富,像对牛弹琴、老牛拉破车等用来形容行动或脑筋迟钝笨拙;牛脾气、钻牛角尖等,形容脾气、性格执拗倔强;吹牛、牛皮大王等形容骄傲自大、说空话大话等。总之,牛的文化涵义丰富而复杂,但是无论褒贬,实际最初都是源于其在中国农业社会状态下的社会功用,这些语言现象,不仅能解析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同时也能揭示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选自《古今参考》之《中国牛文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