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山西清徐民居砖雕
砖雕艺术
①山西民居砖雕是流传于山西境内的汉族传统砖雕技艺。太原南部过境的汾河与潇河,曾经为清徐一带沉淀过优质的用于烧制砖雕材料的土壤。山西民居砖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山西文化内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山西民居砖雕广泛应用于砖瓦建筑中,主要存在形式有:脊领、影壁、花墙、埠头、门楼等。2008年山西省以清徐县为代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砖雕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装饰艺术,尤其以民间建筑最为花样繁多,是古代汉族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②“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漫步三晋大地,无论是豪华的晋商大院,还是幽雅的民间古宅,随处可见精美的砖雕。砖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是手工技术,当然要用手,用力,用技;是手工的艺术,则更要用智,用情,用心。因此,每一幅砖雕作品,都有手的温度,力的印痕,技的精妙,更有人的智慧,情的化育,心的灵性。
装饰纹样
③民居砖雕的装饰纹样大致为:人物神祗、祥禽瑞兽、花草山水、器物等等。装饰主题可概括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禳灾三类。砖雕装饰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传达吉祥寓意,有约定俗成、流传广泛的特点,例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暗八仙”隐喻祝寿;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以荷花比拟品德清廉;以蝙蝠谐音“富”、鹿谐音“禄”、鸡谐音“吉”、喜鹊谐音“喜”等等。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对家族兴旺的企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民间工匠将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刻寓意的美好祝愿赋予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其绘出图案来,然后再按照图案与工艺程序进行制作。
工艺流程
④清徐砖雕延续着“秦砖汉瓦”的精工细作,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幅砖雕的成型,从原料的选取到全部工序完成要经过十几道工序,三十多个环节,且每道工序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砖雕首先要有上好的原材料青砖,色彩以青灰色为最好,砖太脆硬不易雕刻,太灰白则不经久耐用。从原料的选取到出窑,要经过选土、制泥、制模、脱坯、凉坯、入窑、看火、上水、出窑等一道道工序,样样马虎不得。进入雕琢成型阶段,还需蘸水“磨砖”使表面平滑,设计图案打稿。
⑤“打稿”包括画稿与落稿两道工序,传统画稿一般是请当地名画家、名书法家前来打样,然后工匠将画稿复印在砖而上“落稿”。接着就要在切割好的砖块上用刀、凿刻划出画面构图“打坯”,进一步精雕细刻“出细”,通过不同的“刀路”“刀法”技巧细微地刻画出景物的具体形象,最后经过修饰和粘补进行“拼排”安装,砖雕全部工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