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与纸的温情
陈晓安
①春日的一个午后,学生们正专注地写着毛笔字,教室里非常安静,我在一旁看着。突然,一位学生停下笔来说,她听见笔毫摩擦纸张的“沙沙”声。女孩的话,让我想起我的父亲。
②童年记忆里,每年春节临近,父亲都会手写春联。儿时的我猜想,写字一定是件好玩的事,而后我跟随父亲在门两侧贴上一张张手写成果。小时盼望的春节里,少不了父亲写春联这件事,也让我对写字萌生了最初的向往。
③父亲是个泥水匠,他曾提到读小学时,家境贫穷的他没钱买书法工具,就剪猪毛捆作笔,拾水泥袋画格写字的经历,在他的言辞间,我感受到他对写字的那份崇敬。他读到三年级就辍学谋生,在那个动荡艰辛的年代,写毛笔字显得多么奢侈。
④我入读小学时,身高是班级最矮的那个,被同学取笑为“矮冬瓜”。父亲常跟我讲,矮没关系,但人一定要有一技之长。看着在工地劳累一天的父亲,收工回家后,还会在灯下写毛笔字,激起我对书法的好奇。有一年暑假,父亲搜罗了一堆旧报纸,把我叫到书桌前,说要教我写毛笔。从那一天起,他帮我折纸倒墨,默默站在我身后,看着我一笔一画地写横竖撇捺。虽然写字有些枯燥,有了父亲的鼓励,竟也写出几分成就感。特别在夜深人静时,听着毛笔在纸张上摩擦过的声音,看着地上一大沓的成果,心中涌动着一股股暖流,掀起巨浪,波澜起伏。
⑤记忆中的童年,家境非常贫穷,因为家里有四个小孩要养,全靠父亲一人打工维持家用。但只要是我需要的书法用具,父亲都舍得花钱。有一次,他难得搭车去县城一趟,特地买回一沓昂贵的白色宣纸让我创作,这在乡下文具店里是买不到的。那天的我无比兴奋,仿佛是过节一般隆重,在写字桌上,我摊开洁净如雪的宣纸,在纸上恭敬专注地写下人生第一副对联作品。父亲对我在宣纸上呈现的作品很满意,他把这副对联贴在客厅最显眼处,在喝早茶时,跟工友们夸奖我写的字,接下来好几个月,只要我有作品出炉,他都会帮我换上新作。
⑥随着我的报纸写了一沓又一沓,父亲默默陪伴我的无数个夜晚,我在书法上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从三年级开始,因为我会写毛笔字,年年被选为负责出黑板报的宣传委员。读初一时,我的毛笔作品被贴在学校书画展示栏上,在下课的操场上,我远看父亲点了一根烟,久久站在展示栏前看我的字,那是他写给我临的,内容是《寻隐者不遇》。我依稀记得那一天,父亲得知我获得全县中学生现场书法比赛三等奖,那是我记忆中父亲最开心的一天,就着桌上的花生和咸鱼干,他欢喜地多喝了几杯地瓜酒……
⑦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因病过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留给我的爱与鼓励的力量,陪伴我热爱书法至今,从未消失。时至今日,我最享受的时刻,依然是在深夜一个人的书房,听笔毫“沙沙沙”地摩擦纸张,仿佛时光并未走远,父亲依然站在我身后,深切注视着儿子的笔,在纸上自信地走出一撇一捺,父亲的脸上,正露出期许的微笑。
(2021年05月《百度文库》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