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殷浩①之争
初,桓温闻石氏乱,上疏请出师经略中原; 事久不报。温知朝廷杖殷浩以抗己,甚忿之; 然素知浩之为人,亦不之惮也。以国无他衅,遂得相持弥年,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殆不为国家用。屡求北伐,诏书不听。十二月,辛未,温拜表辄行,帅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于武昌,朝廷大惧。
殷浩欲去位以避温,又欲以驺虞幡②驻温军。吏部尚书王彪之言于会稽王昱曰: “此属皆自为计,非能保社稷,为殿下计也。若殷浩去职,人情离骇,天子独坐,当此之际,必有任其责者,非殿下而谁乎! ”又谓浩曰: “彼若抗表问罪,卿为之首。事任如此,猜衅已成,欲作匹夫,岂有全地邪! 且当静以待之。令相王 与手书,示以款诚,为陈成败,彼必旋师; 若不从,则遣中诏; 又不从,乃当以正义相裁。柰何无故匆匆,先自猖獗乎! ”浩曰: “决大事正 自难,顷日来欲使人 闷。闻卿此谋,意始得了。 ”彪之,彬之子也。
抚军司马高崧言于昱曰: “王宜致书,谕以祸福, 自当返旆。如其不尔,便六军整驾,逆顺于兹判矣! ”乃于坐为昱草书曰: “寇难宜平,时会宜接。此实为国远图,经略大算,能弘斯会,非足下而谁! 但以比兴师动众,要当以资实为本; 运转之艰,古人所难,不可易之于始而不熟虑。顷所以深用为疑,惟在此耳。然 异常之举,众之所骇,游声,想足下亦少闻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或能望风振扰,一时崩散。如此则望实并丧,社稷之事去矣。皆由吾呈暗弱,德信不著,不能镇静群庶,保固维城,所以内愧于心,外惭良友。吾与足下,虽职有内外,安社稷,保国家,其致一也。天下安危,系之明德;当先思宁国而后图其外,使王基克隆,大义弘著,所望于足下。区区诚怀,岂可复顾嫌而不尽哉! ”温即上疏惶恐致谢,回军还镇。
(选自《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一》 ,有删改)
【注释】 ①殷浩:曾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为司马昱心腹之臣。②驺虞幡: 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用以传旨解除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