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渔村的炊烟
简梅
①我的故乡在东南沿海的一个渔村。小时候,最喜欢和伙伴们爬到村后的山上,眺望鳞次栉比的房屋冒出的袅袅炊烟。那欢快、朴素的炊烟,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徐徐而出,飘舞如轻纱,斜飞似绸带……它们与千变万化的云朵相互映衬,最终消失在海天远处。
②早晨、中午、晚上的炊烟各有不同。清晨时,海天还未醒来,零星的炊烟从斑斑青瓦间寂寥地现出身姿,村巷时近时远的鸡鸣声衬得清晨更加宁静。闽江入海口飘来的薄雾,仿佛为炊烟铺了一层底色。炊烟中,可见影影绰绰的人影,传来一两声呼儿唤女、嘱咐添衣的叮咛,以及渔民收拾渔具窸窸窣窣的声响。等到一轮红日豁然展现在村庄的上方,烟色也渐渐浓重起来。而中午时的炊烟,则夹杂着饭菜的香气,大人们早已在案板及灶台前,削、碾、揉、捏、包、捻……忙活了半天,端上一碗碗新出锅的鱼丸、鱼面,滚烫着、蒸腾着。大老远,就能听见乡音俚语欢快地在左邻右舍间蔓延。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此时,炊烟再次从灶膛处升腾起来,风一拂动,便在幽深狭窄的村巷中徘徊,或在苔藓斑驳的土路上缱绻,然后化作浅淡的烟缕重返天空,向远处慢慢飘去。
③在我的乡愁记忆里,那亲切、轻盈的炊烟,满是温暖的气息。特别是到了逢年过节的日子,不绝如缕的炊烟就会集结成方阵,以一种别样的舒展、高旷,给人以亲情的召唤。那些海上捕捞归来的人,远远地望见炊烟,就仿佛看见家中锅灶旁忙碌的亲人,正在准备着热腾腾的饭菜,那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汗水和智慧,氤氲着团聚的期待和喜悦。他们感觉辛劳顿消,浑身都暖和了起来。
④炊烟袅袅,迎来送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大海上辛勤劳作,为的就是让渔获满满、炊烟不断。他们经过大风大浪的洗礼,愈加认定:家中灯火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便是人生的幸福。然而在过去,地窄、村偏、人穷的渔村,仅靠人的双手在茫茫大海上劳作,收获甚微。过去故乡紧缺柴火,人们得去外县山区找柴砍柴,而后雇船回乡,历经千辛万苦。而找一次柴仅能应付两三个月,一年得往返三四次。每每说起这些,老人们都叹息不已。为了节省柴火,渔村人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比如将好的柴块垫底,使火更旺,而将杂碎的柴薪铺在上面;烧完的火炭要扒出来,待冷却后二次利用,拿来生火炖汤、熬药;火灰可当肥料,一担卖五六角……
⑤改革开放后,渔村的生产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单纯从事渔业,转变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除了从事海洋捕捞外,人们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冷冻加工、造船、织网等产业,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大船小船也都装上现代化器械,风风雨雨里,满载而归的日子更多了。接续的奋斗,使许多人家都摆脱了贫困。于是,渔家灶膛的火苗愈燃愈旺了,升腾的炊烟也愈来愈欢了。不少人家,眼看着盖起了新房,收入也稳定了,便开始思量着改善伙食,鸡、鸭、鱼、肉,择日烹饪;锅、碗、瓢、盆,协奏成曲。缭绕、繁忙的炊烟,喜气洋洋的炊烟,轻拂着一家家厅堂,喜跃马鞍墙,俯瞰遍野的梅花……
⑥生活条件改善了,渔村人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有人在新居里摘着香瓜,看见熟人路过,一声亲切的招呼响起:“刚摘下的,带几个回去给孩子吃吧。”有人去邻居厨房借点蚝油,邻居刚好煮出一锅海鲜,“来,坐下尝一口!”村头常年缭绕的炊烟下,时而还有邂逅发生:“好久不见啰!听说你在外省做生意?来,进屋喝杯茶吧!”……举止之间,言语之中,善意的微笑,温暖的话语,熨帖着人们的心灵。
⑦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煤气灶,只有在岁末年关的时候,需要大灶蒸年糕,炊烟才从烟囱里重新冒了出来,缠缠绕绕、蓬蓬松松的炊烟,总在人的心底勾起不尽的乡思与乡情,满溢出童年和时光的味道。我常回老家看望母亲,每当亲人团聚、朋友相会,或有游子从远方归来之时,村头巷尾,一家家屋内,都会烟气轻笼。亲情的交织,孩子的欢笑,热腾腾的美味,让人体会到家的温馨与幸福。各家各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袅袅炊烟下,对许多食材,人们既有传承习俗的做法,又有厨艺翻新的尝试。记得有一年除夕时,我的少年伙伴就办了一回家乡“十大名菜”宴,特意请来了村里的几个长辈一起过年。桌上,有红鲟蒸粉丝、鸡汤汆海蚌、煎糟鳗鱼块、香油元宝虾、火锅鱼丸汤、什锦太平燕、蟹炒白粿、爆炒双脆、荔枝肉和甜芋泥等“名菜”,色、香、味俱全,村里人也啧啧称道。
⑧缕缕炊烟,慢慢拂过渔村的街巷与人家,在渔村上空轻舞出幸福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的“非虚构写作”,表现为作家所写的人、事、情、景必是他的亲历和体验,且带有强烈的个人化感受。同时,不能为了“非虚构”而牺牲审美性。散文的审美性体现在多个方面:表达最为丰富多样的情感;注重形象的饱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需经过作者主观体验的过滤与艺术性的加工,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风格;讲究语言表达和韵味。
(摘编自陈剑晖《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