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长期以来,从无其他文学作品的地位能如《诗经》一样崇隆,这部经典独特而有魅力,它将远古许多隐微的信息、情感和道理,凝聚缄存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谣中流传至今,而无数后人不断进行的注疏解诂,更使之显得无比丰厚。

解读《诗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汉代就开始的今古文之争一直延续了千余年。东汉以后,古文学派的毛诗盛行,郑玄作笺间参今文家说,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四十卷,“融贯群言,包罗古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被视为关于《诗经》的最重要著作。应当指出的是,《毛诗正义》保存的《毛传》尤好“以史证诗”,引入过多政教伦理的概念和说辞,为人们理解《诗经》增添额外负担;而《毛传》《郑笺》对一些问题存在的不同看法,孔颖达常常强作调和,反而伤害诗义。到了宋代,朱熹撰《诗集传》而摒除《诗序》,事实上背离了汉人解诗的学术理路,显得更为扼要求是,但仍有不少基于伦理教化的穿凿和曲解。

孔子曾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诗经》,就是“思无邪”了。可惜朱熹对“思无邪”的理解有所偏差,他将本来“无邪”的诗篇内容视为“淫邪”,认为作者所以如此写是为了揭露这种“邪”而加以批判,因此动辄便说某某篇章为“刺淫奔之诗”。其实孔子足够轻松简约,不像朱熹那样拘束沉重,他认为《诗经》的内容及其作者的动机和态度,都是归于诚和正的,“正”规约“诚”不至于泛滥,“诚”使“正”更具备“仁”的内涵,正因如此,才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诗经》中的《兼葭》,前人称它是“《国风》第一篇缥缈文字”(牛运震语),倘恍迷离、意蕴悠长,“所谓伊人”实际不知所谓,而“在水一方”也只是“宛在”而已,面对诗文的这种模糊表达,人们大多难以推阐诗义。直到“五四”以后,以闻一多为代表的学者才又重新认定它的情歌本质。事实上,不论是多写个人的《风》,还是多写国事的《雅》和《颂》,都能看出“人”的诚与正,生活、政治、战争、仪式等,无不承载着“思无邪”的精神,只不过相较于《风》而言,《雅》更多一些隐喻和转义。《小雅·节南山》批评“昊天不惠”,《小雅·巧言》不满“昊天已威”,《大雅·瞻卬》埋怨“天之降罔”,《大雅·文王》感叹“天命靡常”,均充满对“天”的怨怼和对居上位者的讽刺,这背后乃是“人”的意识之觉醒,而“人”之为“人”在于“明德”,也即处理好诸种关系:偏执臣忠、子孝、妻贤之一端是不适宜的,它同时也要求君仁、父慈、夫义。此时,《诗经》变成一个给大家讲道理的说服者,其目的是要建立理想的制度和理想的社会。

阅读《诗经》,让我们重新理解文学和历史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去看待它“思无邪”,是否会觉察到《诗经》里的那个世界,原来是既现实又理想、既功利又纯真的呢?

(摘编自谷卿《〈诗经〉里的物、事、情、理》)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