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排木鼓舞最早起源于苗族的杀牛祭祖活动“吃鼓藏”(又称“鼓藏节”),每13年举行一次。关于反排木鼓舞的起源,在反排及周边地区______。
1986年,反排木鼓舞在贵阳参加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赞誉,由此______,逐渐由乡间活生生的仪式文化场景走向了世界,逐渐成为贵州苗族的文化符号表征。后来,反排木鼓舞上了“春晚”, 进了高校课堂,村民们的文化自豪感______。
反排木鼓舞源起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动作语汇、舞蹈节律、象征意义都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文化认知和族群历史______。过去,反排木鼓舞只出现在祭祀场合;现在,反排木鼓舞突破了仪式场景的限制,承担起“传播文化”“打造地方名片”等功能。
1950年被政府发现并四处表演后,反排本鼓舞经历了文化商品、文化再造和文化表演几个阶段。反排木鼓舞由原来的祭祀仪式,经过舞台化改编,成为一种表演性舞蹈。从“民间”走向“舞台”,从“原生态”到“节目”,反排木鼓舞少了一份“烟火气”,多了几分“脂粉气”。
是原汁原味地保护传承,还是适应当代需求做一些改变、甚至再造?这值得我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