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我们来了
2021年4月29日,随着“天和”核心舱发射,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组建阶段。按照计划,2021年至2022年,我国会通过11次航天发射完成空间站建设,包括4次货运飞船、4次载人飞船发射,以及“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发射。
中国空间站的基本构型为“天和”核心舱、“问天” 和“梦天”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说到这儿,也许你会产生疑问:科幻电影里的宇宙飞船看起来奇形怪状,为啥中国空间站要设计成T字构型呢?“ 我国的空间站采用运载火箭发射各舱段入轨、上天后交会对接的建设方式,整体构型仍然要在‘以节点舱为球心的辐射状’构型上做文章。因此,我们没有走苏联‘和平号’空间站的老路,而是设计成独特的T字构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这样解释。
当然,中国空间站的亮点远不止于此。就拿循环利用来说,为了减少天地往返运输成本,核心舱采用物化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航天员出汗和呼吸产生的水蒸气可以冷凝水的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回收净化,重新作为生活用水使用……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中国空间站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具有中国特色。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昊眼中,中国空间站够用、好用而且安全,载荷支持效率高,可提供多种标准接口,有望取得可观的工程应用效益。“尤其是配备了大小两根机械臂,均有7个自由度,可独立和组合使用,最大作业半径达15米,具有负載25吨的抓取能力和厘米级的高精度操作能力,在航天员的协同下可完成舱外载荷的安装、更换等复杂操作,还能把航天员送到想去的地方,完全达到世界第三代空间机械臂的水平。”
在太空开展科学实验是中国空间站的主要使命。据悉神舟十三号任务将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有望获得大量科研数据、产出高水平的科学成果;此外,航天员还会给青少年带来精彩的天地授课,成为鼓励学子热爱航天、参与探索、追求科学的实践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间站的建成还将为开展包括航天员联合飞行在内的更广泛国际合作提供精彩舞台。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和地区提出了这方面意愿。“相信在中 国空间站完成建造、进入运营与应用阶段后,大家会看到其他国家的航天员参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和科研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
显然,中国空间站的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