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之萵,中国神药
“呦呦鹿鸣,食野之萵”,这是《诗经》中的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两句诗竞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 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为首次提取出治疗疟(nüè)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萵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造成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清,绞取汁,尽服之。”医书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屠呦呦采用乙醚(mí)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科学家们研究了青萵素的形态和治疟原理,现青萵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sh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甲氟({fú)喹(kuí),但是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 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但青萵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萵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