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多种因素、多个部件也是普遍联系的。西方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和“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对天、人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载提出了宝贵的“民胞物与”思想,为合乎德行的实践行为提供了一种观念阐释,将儒家的天人观、物我观、知行观提升至新的境界和层次。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传统医学,亦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观念为立论的理论依据,并且将这一整体思维观念具体化、实践化。中华传统医学理论将人体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割裂的,又是互相制约的、互相作用的;并且,“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因此人之保健养生等都应合乎天地之道、日月之行。在临床治疗中,中华传统医学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辨证论治,亦即《素问》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进而言之,中华传统医学不仅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是一个统一体,亦即人—自然—社会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天人合一”思想既是一种宇宙观或世界观,又是一种伦理道德观(生态伦理),代表着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为根本特点的整体思维观念和思维方法,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的协调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