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人类文明千姿百态、经久不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方,在大约同一时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诺《全球通史》

材料三:这一文化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远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