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

一起做“读书种子”

向贤彪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 “四民① 皆当世业②,士大夫家子弟能知忠信孝友,斯可矣,然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 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

②做一粒 “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 正是读书人的自我期许。从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到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再到 “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 “读书种子”的精彩写照。读书滋养美好心灵,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看到更美的世 界。所谓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 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 “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 “横刀 立马”,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 吕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藏的书拿出来共享。 为了检查大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 书做样子,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 下,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 “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 不息;  “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 目染、潜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 治、下重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 “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 说的“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 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 追求,对时代潮流的引领。

⑤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研究植物种子的钟扬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在科学上敢于 “奇思妙想”,在被认为无法种植红树林的上海滩涂中栽种成功。钟扬

的故事向我们所展示的,不只是知识的力量,更有实践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赋予“读 书种子”以新内涵。世人常常说,  “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必须与实践结合,使之 变成能力或本领之后,才能产生力量。  “读书种子”与实践 “沃土”的紧密结合,必 能孕育壮苗、结出硕果。

⑥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四月二十三日,创办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人去阅 读与写作,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尊重作者。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 注重阅读率的同时更加注重 “阅读力”,正需要像 “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 中。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 读书;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释】 ①四民:士、农、工、商。 ②世业:世代相传的事业。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