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汉武帝开创了大一统局面,为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汉武帝从教育入手,兴办太学,因为这是关乎国家教化和招贤纳才的大事。太学肩负着培养新型政治人才的责任。前 124 年,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从而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太学。
——《略论西汉太学》
材料二:
明治政府积极地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 8 个大学区,各设1 所大学,下设 32 个中学区,各有一所中学,每一个中学区下设 210 个小学区,每一个小学区设 8 所小学。学校除了教授各类社会与自然科学知识外,还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的思想,此外还向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派出留学生。
——《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部分学校
1936 年 6 月成立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是抗日战争时 期,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培养抗日军事人才的学校。 | 1937 年 7 月成立的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前身。 | 1938 年成立的鲁迅艺术学 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 |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时间 | 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
1949 年—1957 年 | 中小学课程设置主要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等课程一律都是必修课。 |
1958 年—1976 年 | 将劳动教育设置为正式课程。 |
1977 年—1984 年 | 中学开设包括地理、生物、农基等在内的十四门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 |
1985 年—2000 年 | 学校课程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两大类,实行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
2001 年—今 | 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