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首先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深度和广度所造就的竞赛的蓬勃发展给予群众创造性的增长以前所未见的推动。在1937—1940年间,苏联军工产品的增长速度是工业产品平均增长速度的3倍。正是工业化进程使苏联遏制住了法西斯的侵略,对苏联的命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据列利丘克(苏)《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等
材料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国际比较表
轻纺工业发展阶段 (工业化初期) | 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工业化中期) | 技术密集工业发展阶段 (工业化后期) | |
美国 | 71年(1790—1860) | 66年(1860—1925) | 31年(1925—1955) |
日本 | 40年(1880—1919) | 36年(1920—1955) | 24年(1956—1979) |
中国 | 18年(1978—1995) | 16年(1995—2010) | 11年(2010—2020) |
——摘编自徐建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未来展望》
材料三:二战后出现了若干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一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保持了近三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崛起,一系列国家变成或正在变成“新兴工业化国家”,西方工业国的发展模式被打破;三是新科技革命引起新的世界性工业革命;四是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形成和竞赛,使国家的发展格局变得异常复杂化。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