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新网扬州11月26日电 26日晚,记者从扬州市委宣传部获悉,高邮市“里运河——高邮灌区”成功入选2021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是江苏首个入选的灌溉工程。

高邮市作为遗产地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会议,当日会议上, 2021年(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潦河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成功入选。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经达到26处。

【材料二】里运河——高邮灌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境内。我们可以看到,在高邮湖与高邮灌区之间,有两道堤坝。正是借助于这两道堤坝以及附设于其上的水利设施,使得水在“高邮湖——里运河——高邮灌区”之间得到高效调配。如图所示:

 

那么,这两道堤坝是怎样形成的呢?

明代以前,处于运河西边的湖泊各自独立,人们便利用这些湖泊,开凿运道,使之相连,当时基本上湖、运不分。但明代以后,因黄河夺淮入海,河水在该运段蓄积,使得该运段原有的小湖急剧扩张、勾连,形成了高邮湖、氾光湖、邵伯湖等大的湖泊,蓄积着大量的河水。漕船借湖道而行时,往往会遇到风急浪险的情况,漕船常遭翻覆。高邮湖更是有漕运第一鬼门关之称。

洪武二十八年( 1395年),明朝廷接受“宝应老人”柏丛桂提出的“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的治河主张,动员5万余人,从宝应氾光湖槐楼以南到高邮的界首以北,在湖堤之东又筑一堤(即河堤),这样,在原有湖堤与河堤之间便形成河道,船只由以往的湖中行走改为河中航行。这是运河扬州段河湖分离之始。

明弘治三年( 1490年),康济河开凿完成,运河东西两堤逐步完善,实现了“河湖分离”,避免了湖中行舟风浪之险,也让湖、河水量调蓄稳定。清康熙、乾隆年间,多次新建归海坝,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归海坝共有5座,统称“归海五坝”。

高邮湖水通过运河闸洞的调控向下排放,灌溉里下河万顷农田,变水患为水利。至民国 10年(1921年),高邮里运河两岸已建成9闸9洞及5座归海坝,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体系。通过这些闸、洞、关、坝等设施,连通了高邮湖、里运河和高邮灌区,这样便兼顾了灌溉和漕运两大功能。

【材料三】水诞生了文明,同时又在毁灭文明,人们对于水是又爱又恨。

那么面对水灾,古代人是怎么治理的呢?除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我以为还要有危中寻机、变害为利的理念。

例如:每年淮河行洪时,淮水南下,必经高邮湖,河水上涨,极易造成泛滥,危及城市,淹没农田。起初,水闸、涵洞的功能是减水,运河水位必须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如水位过高,河堤有决口的风险;水位过低,漕运的舟船就无法通行。后来,古人危中寻机,在水闸减水的同时,利用多余的水量发展灌溉,实现了控水,不但化解了水患,还成就了“鱼米之乡”。

当然,里运河——高邮灌区的形成与高邮的自然风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邮因其地貌特征,又称“盂城”——从空中鸟瞰高邮城,运河大堤高于城区,形成的落差致使城区像一块盆地,岌岌可危,大运河则成了“悬河”,这是巨大的危害。但水位落差又有利于高差补偿输水,这又是巨大的利益。

我们依靠重力势能从水源取水并向农田输水灌溉。这种自流式灌溉成本较低,经济效益较大。无疑是一种危中寻机、变害为利的治水理念的体现。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