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走严庄 (节选)

茹志娟

雪,悄无声息地飘落着,附近一棵蛀空了的老树,给雪压得发出轧轧的声音,然后轰通一声,折断 了倒在地上。远近的村庄,不时闪出一星两星的灯光,这家那家的屋顶烟囱里时不时有火星冒出,淮海 前线的军民在欢度一九四八年最后的几个小时。

我能想象,严庄和这里一样,大地上覆盖着白雪,人们住在新屋里,在过年。收黎子呢,她也许正 盘坐在暖炕上。雪越下越大了,路上那一行脚印,已蒙上了一层新雪。我极力地想象着收黎子现在的形 象。前面响着鞭子,来了一个大车队,赶车的都是女的,为首的一个,个子不高,头发和嘴巴都裹在一 块大肩布里,只露出一对秀长的眼睛,她拉着马笼头,大步大步地走来。

我想:沿这条路向前,就是前沿阵地,她们这是要把车子朝哪里赶啊?

“同志,你们车上装的什么? ”我拦住了她们,为首的那个喝住了牲口,上上下下地打量了我一番, 然后说道:  “粮食! ”

“你们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你们要把粮食往哪里运啊? ”

“不知道,咱们是跟咱队长走! ”

“哪一位是队长? ”我看定了为首那个秀长眼睛的,可是她朝我笑了笑,说:  “不是我,喏! ”她 向雪地上的脚印点了点头说:  “我们队长前头联络去了,我们跟着她的脚印走,不会错的。 ”

“这样走多冒险,要是你们队长摸到敌人那里去了呢? ”

女民工先是愣了,接着,那个秀长眼睛的噗地一声笑了,回头对同伴们说道,“咱们的队长会摸到 敌人那里去? ”

“哈哈哈……”于是所有的女民工都一齐大笑起来,她们在笑我,笑得毫不留情。

“打碾庄,打济南,咱队长都到过前线,她会摸到敌人那里去? ”女民工自豪地说道。看样子她们 有一位极能干、威信极高的队长。

“同志,不管怎么说你们大车不能再往前走。 ”我还是耐心地说。

“不行,没队长的命令,咱不能停。 ”那个秀长眼睛的说着,便一扬鞭子要走。正这时,突然空中 亮了一串耀眼的照明弹,霎时,树影摇摇,雪花像一只只白蝴蝶,在强烈的亮光中飞舞,四周一片银白。 十来个雄赳赳的女民工,更加鲜明地站在我面前。

我仔细地,一个一个地看着,寻找着,我总觉得在她们中间,会有那张熟悉的脸。这当然是痴想, 她们拉着牲口的笼头,赶着车,一个个从我面前走过,沿着她们队长的脚印走去。

“喂!同志,你们队长叫什么名字? ”我忽然觉得非问问这位队长的名字不可了。

“严正英! ”远远传来女民工的回答。

“严正英! ”我说不出我是高兴还是失望,“为什么不是收黎子呢? ”

回到驻地,我吹灯睡下。半夜里,我给一阵窃窃的笑声惊醒了。

“粮食送前线,送前线,枪声都听不见,就算送到前线啦? ”这是那个秀长眼睛的声音,话语当中, 好像要把粮食送到阵地上去,才算送到了前线。

“叫我们送后勤部呀。后勤部,后勤部,总要靠后一些的呀! ”

“谁说靠后一些?你没听队长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咱处处要比解放军先走一步呢! ”

我刚想去凑个热闹,突然屋门开了,雪花和寒气扑进屋来。跟着,进来一位妇女,这是幻象还是真实?是她,是收黎子。她穿着一件男人的棉袍,前襟撩起,扎在腰间,头上包着手巾,两颊冻得绯红, 站在当门说道:  “大嫂子,大妹子,牲口喂饱了,人也暖和了,我们走吧! ”

“收黎子! ”我从床上直坐了起来。

“啊! ”她走到我床前,看清是我,呆住了,然后两手紧紧地箍住了我。

“好吧,严庄? ”话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好,好,都好。今年麦子收得很好,秋粮也不错。春上来全也参加了队伍。 ”

“原来你认识咱们队长啊!”这时,那些快乐的女民工又奇怪又高兴地围着我们,压在我们的肩上。

“你看,她会摸到敌人那里去吗? ”秀长眼睛自豪地瞥了自己队长一眼,仍没忘记我在路上说的那 句话。

“是,她不会。 ”我看着收黎子,心里想起那个盘腿坐在炕上的妇女。

“你,你怎么改了名字? ”

“入党的时候,支部给我起的。 ”收黎子还是那样沉静而有些羞涩地说。

是她到过济南碾庄的前线?到过那炮火纷飞的前线?我想起她席地坐在废墟上,静静地用马尾修补 面筛的事来。是她,是这位收黎子。其实,这一点也不难想象。

“房子呢?都盖好了? ”这些话都不是我想说的,可是说出来了。

“盖好了,早盖好了。 ”收黎子话还没说完,原先坐在我铺边的妇女俏皮地接过去说:  “瞧,咱队 长倒看到了熟人,咱那个大妹子,怎么偏偏找不到她那个人呢! ”

“哈哈……”这一阵大笑,惊得院里的马长声嘶叫起来,收黎子站起身说道,“天不早了,等我把 粮车送到地方,完成了任务,回头再来看你。 ”说着就带着妇女们,一阵风似地走出门去。一会儿, 门 外响起清脆的鞭声,马喷着鼻子,车声辘辘地走了。

东边天上已微微露白,敌人的运输飞机又嗡嗡地响着,想来冒雪空投;但在白雪的掩盖下,它们找 不到方位,只能在上空呜鸣哀鸣。我披衣起床看见门外雪地上,到处是极深的车辙和脚印,逶迤向南而 去。

【注释】《三走严庄》 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写“我”三次到严庄的见闻。选文讲述的是第三次路过严庄的故事。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