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标点,古称句读,是读书时用来断句的工具。古书不标点,同一段文字,断句不同,含义就        。《韩非子》中记载,古代有一个精通音乐的人叫夔,尧任命他做乐官。哀公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答道:“夔有一,足,非一足也。”意思是有夔一人就足够了,并非夔只有一只脚。我国古籍中这类例子        , 即便在经书中亦屡见不鲜。经书出现歧义,这在古人看来        , 所以提出读经必先审句读的观点。

古书最早不加标点,但古代还是有标点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标点符号的萌芽——甲骨文和金文中用来划分层次的双短横号。到了汉代,因为读书和注书的需要,标点符号有了很大的发展。从出土的汉简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书简使用的标点符号多达六种。至宋代,随着活字印刷术代替刀刻手抄,书籍有许多复本,复本既多,读书人便可边读边点,给书        加上标点。《宋史·何基传》记载:“凡所读无不加标点,文显意明。”“标点”一词,始见于此。至明清,高邮王氏刻本《广雅疏证》《经传释词》等,都加有句读符号。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