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血浓于水

季羡林

台湾人对大陆的人究竟有什么看法呢?

试想大陆和台湾分开已经五十年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一些障碍,加.上外国那一个以世界警察自居的居心叵测的大国从中搅和,台湾人恐怕是对大陆人不会怀有好感的。

我就是怀着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登上了从香港到台北的飞机的。

但是,一走进飞机舱口,几位空姐亭亭玉立,站在一旁,看我年迈,立即用手搀扶,脸上的笑容,淳朴美好,令人一看就能知道,这是出自内心的微笑。我们现在号召微笑服务,这当然比当年的“训斥服务”要好上一千倍。

但是,其中总免不了伪装做作的成分,令人感到还不如当年满面怒容的训斥那样容易接受。现在台湾空姐的微笑与此全然异趣。

我终于把惴惴不安的心情打发得一千二净,怀着其乐融融的心情,登上了台湾的土地。

一走出机场大厅,又让我大吃一惊。原来在台湾的北京大学东方语专的十几位校友,几乎是全体都赶到机场来欢迎我们了。他们都已接近或超过古稀之年,举着长达数丈的大红布标,上边写着欢迎我的字样。这真是大出我意料,一时感动得泪珠在眼眶里直滚。

这使我立即想到了我们常说的“血浓于水”四个有深刻意义的字。一讲到海峡两岸的关系,很多人口头上或文章中就自然而然流出了这四个字。今天我到了台湾,一登上台湾的土地,这四个字竟也毫不勉强完全自然地涌上了我的心头。这就说明,只有这四个字才有力量说明两岸人民内心深处的真挚感情。

从那以后,在台北的十天中,我至少有两次亲耳听到台湾朋友说出了这四个字。一次是在台湾北京大学同学会欢迎我们的宴会上,会上的气氛十分真挚温暖。校友们几乎都是在日寇投降后到台湾来的,年龄大都已越过了古稀。会长杨西巍先生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仍然在夫人的陪伴下亲临会场欢迎我们这几位从大陆来的校友。会上举杯互庆,共祝长寿。坐在我左边的是一位看来已达到了耄耋之年的女士,仪容端庄,但步履维艰,已显出了龙钟的老态。她在北大读经济系,是赵洒搏教授的门生。她就是在台湾广有令誉的铭传大学创办人包德明女士。在觥筹交错中,她忽然站了起来,颤巍巍地走到两桌之间,站在那里,看起来非常激动,欲语泪双流。她用颤抖的声音,含着眼泪,大声说道:“我有一句话,已经在心里憋了几年。今天,看到大陆来的亲人,忍不住非说出来不行了。常言道:血浓于水。台湾和大陆的人都是华夏儿女,为什么竟不能统一起来!台湾富,大陆强,合起来就是一个既富且强的大国,岿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谁也不敢小看,谁也不敢欺负。这是中华民族绝大的好事,为什么竟不能实现!"”说到这里,她感情激动得说不下去了,又颤巍巍地回到座位上。全体北大校友,在鼓掌之余,看上去都为之动容,在欢愉中加上了一点凄凉,在凄凉中又掺上了一片希望。此时,我无法猜度每一位校友内心的活动,但我想,我们大家想的都会是四个大字“祖国统一”吧。

我第二次从台湾朋友嘴里听到“血浓于水”这四个字,是在另一次宴会上。宴会气氛之热烈决不亚于北大校友举办的那一次。大家也是兴高采烈,频频举杯互祝健康长寿。正在大家的激情达到顶峰的时刻,一位年过六旬的长者站了起来,举杯祝酒,顺便讲了一席话,内容同包德明校友的话差不多,他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血浓于水”这个现成的词儿。他没有掉眼泪;但是,声音低沉,显然他也是动了真情。同席的人,除了大陆去的几位学者以外,都是与上一次宴会不同的朋友。然而,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点”就是“血浓于水”。

总之,我在台北参观过很多地方,会见过很多人。听到说“血浓于水”这句话,虽然只有两次。但是,从我和众多的人的接触中,我深切感到,代表这四个字的感情却埋藏在几乎每一个人的心中。

(节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材料二:

乡愁(节选)

余光中①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①余光中(1928-2017),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祖籍福建。1950年到台湾。

材料三:

鸡鸣曲

于右任①

福州鸡鸣,基隆②可听;

伊人③隔岸,如何不应;

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④千重与万重,叶渔艇冲烟波,

[注]①于右任(1879-1964),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1949年,被迫随蒋介石退居台湾,妻儿却留在大陆,从此天各一方。②基隆:基隆市,隶属于台湾省。③伊人:这个人,多指女性。④遮莫:任凭。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