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儿
冯骥才
①罐儿是码头最穷的人。
②爹是要饭的,死得早,靠他娘替人补衣把他拉扯大。打他会走的时候,就去街上要饭。十五岁那年白河闹大水,水往城里灌。他娘带着他跑出了城,路上连饿带累,娘死在路上。他一个人只能再往南逃,可是拿嘛撑着,靠嘛活着,往哪儿去,全都不知道。
③这天下晌,他想找个人家讨口吃的。忽然,他看见槐树下有个窝棚,一股煮饭的香味儿扑面而来。他赶紧奔过去,看到一个老汉正在煮粥。老汉看他一眼,低头接着煮粥。
④他站在那儿,半天不敢说话。忽听老汉说:“想喝粥是吗?拿罐儿来。”
⑤可是,他现在两手空空,嘛也没有。
⑥老汉说:“没罐儿?好办。那边地上有一堆和好的泥,你去拿泥捏一个罐儿,放在这边的火上烧烧就有了。”
⑦罐儿过去抓起泥来捏,可是他从小没干过细活儿,拙手拙脚,罐儿捏得歪歪扭扭、鼓鼓瘪瘪,丑怪之极,像一个大号的烂柿子皮。老汉看了一眼,叫他放在这边火中烧,给他一把蒲扇,扇火加温,不久罐儿就烧了出来。当他把罐儿捧起来往案子上一放时,只听“咔嚓”一声,竟散成一堆碎块。他不明白一个烧好的罐儿,没磕没碰,怎么突然散了。
⑧老汉扭身从那边地上捧起一堆泥,放在案上,自己干起来。他先用掌揉,再用拳捶,然后提起来用力往桌上“啪啪”地一下下摔,不一会儿这堆泥就变得光滑细腻、柔韧,并随着两只手上下翻卷,渐渐一个光溜溜的泥罐子就美妙地出现在眼前,好赛变戏法。老汉一边干活儿,一边说了两句:“不花力气没好泥,不下功夫不成器。”
⑨他没弄明白老汉这两句话的意思,好像戏词;听起来,似唱非唱。
10 老汉捏好罐儿,便放在火中烧,很快烧成,随即从锅里舀一勺白糯糯热腾腾香喷喷的粥放在里边,叫他喝。他扑在地上跪谢老汉,边说:“我一个铜子也没给您。”
11 老汉伸手拦住他,嘴里又似唱非唱地说了两句:“行个方便别提钱,帮帮人家不叫事。”
12 等罐儿把热粥喝进肚里后,老汉对他说:“这一带的胶泥好烧陶。反正你也没事,就帮我把地上那些泥都捏成罐儿吧。你照我刚才的做法慢慢做,一时半时做不好也没关系。”
13 罐儿按照老汉的做法,一边琢磨一边做,做过百个之后,一个个开始像模像样起来。他回过头想对老汉说话,老汉却不见了。窝棚内外找遍了,影儿也没找着。
14 窝棚里还有半锅粥,够他喝三天。待在窝棚这三天,他慢慢把老汉那几句似唱非唱的话琢磨明白了:老汉不仅教他活下去的本领——做罐,还让他行方便,多帮人,这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15 多少年后,津南有个小村子,村里有个匠人,专做陶盆陶缸陶碗陶盏。所作陶器,结实耐用,轻敲一下,其声好听,有的如罄,有的如钟,人人喜欢,连百里之外的人也来买他的陶器用。这人的大名没人知道,都叫他罐儿。他铺子门口堆了一些罐子,逃荒逃难的路过这里,便可以拿个罐儿去要饭用,他从不要钱。有人也留在这里,向他学艺,挖泥烧陶,像他当年一样。
16 又过了许多年,外边的人不知这村子的村名,只知道这村子出产陶器,住着一些烧陶的人家。家家门口还放着一些小小的要饭用的陶罐,任由人拿。后来,人们就叫这村子“罐儿庄”或“罐子庄”。一个秀才听了,改了一个字,叫贯儿庄。这个字改得好,从此这个小村就有了大名。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年第4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