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公①为相,及判河阳,最后请老家居。凡三上章,皆言天子无职事,惟辨君子小人而进退之,此天子之职也。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元丰六年,公病,上书言八事,大抵论君子小人为治乱之本。神宗语宰辅曰:“富弼有章疏来。”惇②曰:“弼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礼曰:“弼之言是也。”罢朝。惇责安礼曰:“左丞对上之言失矣。”安礼曰:“吾辈今日曰‘诚如上谕’,明日曰‘圣学非臣所及’,安得不谓之小人?”惇无以对。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①公,指富弼,北宋名相,谥韩国文忠公,下同。②惇,指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
材料二: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阔。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
(节选自《晋书·嵇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