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原本的现实世界,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现实世界不依赖于人类而存在,每个人都可以直接接触它,观察它,认识它。但人类同时还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就是传播到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它不是我们目睹的世界,而是别人用电话、报纸、电视、微信等各种媒介(不一定是大众媒体)传播给我们的世界。它必须依赖于人类而存在,人类关注了它,它才存在。

这里要区别两组概念。第一组概念是舆论与传播,舆论是传播,但传播不一定是舆论。第二组概念是舆论世界与传播世界,舆论世界是由关注聚集构成的,传播的东西只有变成关注的聚集,才能进入或组成舆论的世界。传播世界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它分成两部分,实现关注聚集的那一部分传播,属于舆论世界;没有产生关注聚集的另一部分传播,仍然属于现实世界。所以,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所谓的传播世界,传播一旦组成世界,那就是舆论世界。唯一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是舆论世界。

现实世界里,人们通过自身直接获得的信息实在太少,对生活世界的认知绝大多数来自传播。比如,大家知道唐朝李白写诗,北京有一个动物园老虎咬死了人,美国总统对中东问题发表谈话,印尼发生了地震……如果这一切没有被传播,或者传播了没有被关注,那么,它们仍然属于现实的世界,而不是舆论的世界。传播来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日日在更新,时时在更新。除了少数带有明显破绽的信息,再除去攸关切身利益必须亲自核实的信息,绝大部分人都会假定它是真的。否则,我们将在现实世界寸步难行。那么,这个传播过来被人类关注的舆论世界,到底能不能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现实世界?

舆论世界是有限的,是一个竞争性传播的世界。“硬盘”与“视窗”,是人类信息总量与舆论世界的最好比喻。人类的信息,存储在人类的“记忆硬盘”里。如果信息没有进入视窗,人类可以看到的信息载体充其量是一个硬盘物体;只有进入到视窗的信息,才构成人类身处的舆论世界。舆论世界就是人类一个个视窗的叠加。这个星球每天发生的事情难以计数,能进入人类历史记忆硬盘的为数不多,最终能够进行传播的记忆与记忆硬盘相比,容量更少得可怜。舆论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所以,“舆论视窗”是“兵家”必争之地。舆论一直在争夺,始终在争抢从未停止,它是人类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因此,无论是思想家、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都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信息进入“舆论视窗”,被更多人关注。自己的信息只有被关注了,才能影响他人,才能更有价值。

电脑视窗的信息都来源于硬盘,即便是不断更新、海量选择,也不能全面地反映硬盘,更不要说全球互联的网络了。尽管理论上,视窗信息可以调出硬盘里或互联网的任何信息,但任何信息不等于全面信息。舆论世界也是如此,它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永远是片面的、局部的、有选择性的。但舆论世界又是一个个关注聚集起来的。无数人的视窗聚集起来,就可能总体上反映现实的世界。这就是为什么舆论世界可以大致地反映现实世界,甚至有时候可以充分地代表民意的背后机理。

舆论世界是由表象建构的。所有的东西,必须涌动到表面,才能被看到。我们的目光可以看到海平面,却看不到全部的大海。即使我们借助显微镜,看到的原子、电子仍然是其表象,而不是原子或电子的内部。即便是红外线、CT机的扫描,穿透到物体的内部,仍然是对内部表象的反射。但舆论世界又是一个确定的世界。尽管它并不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原,但是一个事物一旦被舆论关注,它就被“改变”成为确定的“被关注”。

舆论世界是一个个关注自然的聚集,每一个关注是自发的,没有统一的口令,没有预设的结构,这样的聚集是无序的。就像一个个视窗连在一起,有组织却没纪律,不管每一个视窗关注什么,最后的决定权仍然是兴趣,就连各个视窗的连接,也是兴趣自然的碰撞,即便聚集在一起,也是不约而同的。期待舆论世界是理性的、有序,基本上是痴人说梦。舆论世界虽然是无序的,但各个关注的聚集,却不是简单的堆积。就像一个个视窗,各自独立,但是还是有各种局域网、互联网的线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不同的舆论场。关注之间的连接,有一种特殊的方式,那就是链接。如果A关注与B关注有链接联系,A关注与C关注有链接联系,则B关注与C关注也存在着链接联系,那么,A关注、B关注和C关注拥有共同关注。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关注聚集构成的舆论世界,到底能不能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现实世界?答案当然是“不能”!就像电脑视窗里的信息,不可能全面、真实、本质地反映硬盘信息一样。

(摘编自邹振东《弱传播》)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