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戴高乐:“我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无奈的痛苦,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在那些地方移交我们的权力,卷起我们旗帆,合上这部伟大的历史,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精神上的考验。”

伊梅斯(英国最后一位印度殖民地总督的助手):“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满载弹药而在大洋中着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延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事实上,除了像我们所做的那样去做以外,在我们面前并无选择的余地。”

——据戴高乐《希望回忆录》、【英】帕姆·杜德《英国和英帝国危机》等

材料二

表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冷战史”内容比较

教材 中国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美国麦格劳—希尔版本《世界历史》
子目与知识点 冷战与两级格局 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两级格局瓦解 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的对峙 压力下的苏联 戈尔巴乔夫和改革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华约北约、德国分裂 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东欧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欧共体成立与发展、日本经济“起飞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朝鲜战争 军备竞赛、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越南和多米诺理论 冷战强化 冷战终结

材料三

1915年,詹姆斯·费尔格里夫的《地理与世界霸权》出版,他在图9所示的世界地图中指出,欧亚大陆的中部和北部是“心脏地带”,“海上强国”指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日本等;“破碎地带”指的是在“心脏地带”和海上强国间的小国或古老文明的残片。

知识点
参考答案
采纳过本试题的试卷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