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多次使用“或然式的证明”这个概念,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属于艺术本身的或然式证明,一类是属于艺术本身的或然式证明。前者“指不是由我们提供的,而是现成的或然式证明”。后者是指“所有能由法则和我们的能力提供的或然式证明”,他将其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由演说者的性格即道德品质、人格威信造成的;
第二种是由使听者处于某种心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动之以情”而造成的;
第三种是由演说本身有所证明或似乎有所证明而造成的。其中第一和第二种方式是《修辞学》重点讨论的问题。
材料二 先秦诸子的修辞学,尤其是儒家的修辞学,是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修辞立其诚”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观点下展开的。“立言”主要是指在思想上能使人积极向上的思想的表述“修辞立其诚”是《周易》里孔子为解释乾卦的九三艾辞所说,至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在这些思想的统帅下,先秦诸子的修辞学讨论的重点则放在修辞的重要性、修辞应遵循的原则(慎言)辞格的运用等方面。只有墨子讲究推论,韩非子、鬼谷子讲究揣摩听者心理先秦诸子关于修辞学的讨论,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冠才《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哲学家修辞观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