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莲转而知为车。”观察并模仿自然行为,是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从鲁班用竹木做鸟的传说到如今的飞机、潜艇、雷达、机器人等现代高科技,无不有模仿某种自然生物的影子。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这就是仿生学。仿生学的研究不仅需要微观的慧眼,更需要宏观的视野,其研究程序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研究生物原型。根据生产实际提出的具体课题,将研究所得的生物资料予以简化,吸收对按术要求有益的内容,取消与生产技术要求无关的因素,从面得到一个生物模型 |
第二阶段 | 将生物模型提供的资料进行数学分析,并使其内在的联系抽象化。在此基础上,用数学的语言把生物模型“翻译”成具有一定意文的数学模型 |
第三阶段 | 根据数学模型制造出可在工程技术上进行实验的实物模型。实物模型的设计不是简单的仿生,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最终建成的机器设备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生物原型的能力 |
结合材料,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分析防溺水如何走出“围堵式”的思维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