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如老师像妈妈
董华
①编辑部有四个人属兔,周雁如、赵金九、蓝春荣和我。赵与蓝是小辈儿,“老太太”长他俩一轮,长我两轮。重要的是,我爹妈也属兔,她跟我爹妈一辈儿。
②在“老太太”书桌上,堆的稿子最多,天天看,夙夜皆忙,身心交瘁。孙迅韬老人追忆老战友,在《人们不会忘记她》一文讲述了周老师的工作常态:“三十余年,从小说组长到编辑部主任,从未离开过小说散文的行当。访作者,组稿子,看稿子,退稿子,选稿子,讨论稿子,发稿子,上班桌上堆的是稿子,下班书包里装的也还是稿子。稿子,稿子,稿子,稿子,三十多年的日日夜夜,谁能够统计她精心阅读过多少亿万千姿百态、五花八门的中国字!谁能够记清她踏过多少位著名的和不著名的作家的门槛!谁能够记得清她举办过多少次创作或改稿的学习班,给多少工农作者出过多少次‘点子’!谁能够查清三十年来发表在《北京文学》上写着别人姓名的作品里,包含着她的多少智慧和辛劳!”
③迅公在倾情表述雁如老师雪写星抄、殆无虚晷的工作精神后,于上文又记述一件事:一九五八年初,刊物需要一篇反映十三陵水库建设的文章,任务落实给他。周老师本可以任其自行自往,可她伴随去了。在除夕这天,她参与采访,在水库工地与不停歇的人们彻夜长谈。当时她家中撂着三岁女儿……
④周老师在编辑部主持小说工作的三十余年里,最突出的就是一个“累”字。不仅经她编发的许多小说在全国获奖,更重要的是她还发现和扶植了很多有才华的青年。那时期在京的青年作家哪个对她不敬?陈建功、陈祖芬、郑万隆、陈大彬、刘国春、孟广臣、肖复兴、王梓夫、李功达、李子玉、倪勤、刘连书、韩静霆……一一在她扶持下走向成功。她喜欢这些青年作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辛劳和得失。
⑤“老太太”患高血压,高压长年在200以上。医生检查出来,不放她走,可到底还是让她跑了。追到办公室,说:“可不行!你这样会发生危险!”她说:“不碍的!我这样惯了,低了还不舒服哩!”我就想象不出,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太太”,意志力咋这么坚强,上下班挤公共汽车,车上没座位,她的胖身子是怎么挤上车又怎么挺过十几站的呢?
⑥“老太太”晚年太不顺了,老伴儿半身不遂,大女儿“小兔”因没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上大学,患了精神分裂症,家人多让她操心哪!“老太太”疼爱女儿的心,跟我讲了。“小兔”病情稳定后,老太太给我写了一封信,嘱我给“小兔”介绍个对象,说不求相貌,人品好就行。捧读这封信刹那间,我落泪了!老人家是从不开口求人的人,独独把心腹事说给了我这晚生后辈,这是何等的不易!
⑦再一封信,不是周老师写的,是北京市文联的,用的白信封,下边一行黑体字是“周雁如治丧领导小组”。那时我还在十渡文化站工作,早晨披着雪花从拒马河边遛弯回来,还沉浸在雪天愉悦里。进了文化站,邮政所送来这封信,一时还很蒙,但很快就明白了,泪水遮了双目,哗哗流了下来。往日周老师容颜,一一浮现……多年以来,每当天空飘雪、大地一片洁白的时候,我就常常想起周老师。
⑧“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周老师,我的泪流干了,再也流不出泪来了。妈在家在,妈不在挂念在,我这已上七旬的不肖徒儿给您老跪拜行礼了。
(选自《北京文学》2023年第9期,有删改)